“生命对话”成就高效课堂
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最好的场所。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进行了10年教学实践,开展了“生命对话”的课堂教学研究。
倒逼出来的“生命对话”课堂
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困生从三年级往上逐年增多。一些教师会抱怨“我讲了好几遍了,可他们还是不会!”这样的课堂会出现大量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学生:一类是逃避责罚型,用听话守纪、积极“配合”教师的“假装学习”来度过课堂宝贵时光。另一类是机械应付型,好记忆、不质疑、怕挑战,表现为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欠缺。前者的学习行为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后者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他们整体创造力低,学业成就和个人幸福感普遍不高。这种知识取向的课堂,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难,导致了师生双方的普遍焦虑。
这一问题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深层次思考:课堂要实现高效能,就必须观照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让其在课堂生活对话中走向思维激活、能力提升与人格完善。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着眼“生活立人”,从学生真实的学习困境出发,建构了属于学生的“三好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在“生命对话”课堂中,经由有挑战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感受到“伙伴好友爱(社会性领域)”“自己好聪明(认知领域)”“学习好愉快(动机情感领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真实的获得感和生命的成长感,从而爱上课堂、爱上学习、爱上成长。
“生命对话”课堂提升学习品质
教学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我们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结构化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合乎学生素养的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发展。围绕学习目标,我们设计了三段式板块化的学习内容,每个学习任务都指向学习目标。这种板块化的教学设计改变了线性的教学思维,变碎片化的问答为任务型的学习。内容的结构化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呈现结构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建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将教学资源、教学情境过程进行立体勾连和问题设计导向,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问题是学习的敲门砖,学生围绕富有挑战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借助学习单等思维工具,在对话过程中获得由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在学习体验中获得自我接纳与生命成长的快乐,从而推动学习走向有情感参与、认知体验的深度,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智慧共生。
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我们尝试对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形成“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协同探究—分享表达—检验评价—反思追问”的课堂活动结构,变“以讲代学”为“合作共学”,克服“线性”“碎片化”“浅表性”的传统课堂教学弊端。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倾听和补充丰富了对文本的认识,提升了学习品质。
“生命对话”课堂滋养精神成长
在“生命对话”课堂中,首先要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让教师站在核心素养视角看待一堂课的育人,通过一条主线(总体目标)、三条支线(明线、暗线、隐线)实现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提升。主线即一节课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通过备课专业化三大技术——课标分析技术、学情分析技术和目标叙写技术,精准分析人文主题和学科要素,精准定位学习目标,精准把握蕴含于学科深层的德育元素,与学科关键能力深度交融,实现学科立人。明线即文本本身比较明确、容易发现的德育内容。暗线即隐藏在学科本质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隐线即课堂的隐性德育。学生通过课堂生活,养成倾听、尊重、合作、沟通、思辨和互助等美好品格与学习习惯。
课堂将知识线、能力线、情感线、社会线交互地蕴藏在每个板块中,用问题来撬动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生活中经历概括、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自我对话、同伴对话中获得思维的成长、精神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