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以党史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信之愈笃,行之愈实,感之愈深。

    自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以来,金陵科技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七专题一实践”主线,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激励引导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走深走实,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系统谋划,胸怀大局开新局

    学校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胸怀大局开新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系统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注重实效。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要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百年党史牢牢扎根师生心田。”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陈小虎说。

    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同时担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迅速研究制定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全校各二级党组织也迅速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在全校范围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学校紧密围绕“七专题一实践”,按照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适时制定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的细化推进落实工作方案,科学安排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宣讲、专题宣传、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为师生办实事等,使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构建落实领导带头学习研讨、带头开展宣讲、带头上专题党课机制,形成以上率下学党史、讲党史的良好局面,带动全校师生深入开展学习,扎扎实实完成“规定动作”,精心设计做好“自选动作”,有节奏、有步骤、有重点地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此外,学校采取“四不两直”、随机抽查、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以学促改、以学建章、以学创新,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引导引领,宣讲宣传筑方向

    学校充分发挥宣讲的引导引领作用,层层推进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引导全校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校邀请省、市宣讲团专家来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同时积极组建校党委宣讲团,面向全校所有二级党组织开展全覆盖党史专题宣讲,号召全校师生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不移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组织教师面向全体在校青年大学生开展了百余场党史专题宣讲,让青年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党的百年历程、勇担时代重任。

    随着宣讲团为师生们学好、悟好、用好党史划重点、指方向,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公共区域的电子屏、宣传栏等阵地,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全天候播放红色记忆、先锋故事、党史学习教育微课等内容,同时在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打造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并及时将学校的重大活动、亮点特色等组稿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开展立体、全面、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每名师生主动学、用心学、常态学、随时随地学。

    铸魂育人,聚力课堂主渠道

    学校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原则,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课堂教育教学,努力拓展以史育人新载体、新形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汇聚起久久为功的育人合力。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课堂形式,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专业课,出台全面覆盖、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理论创新实践,让学生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从而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各专业深挖党史资源中的“鲜活教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园林学院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学生投身于“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人文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通过相关案例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中,引领学生参观南京长江大桥,阐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机电学院的“电力系统”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教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四史”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四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有用人才。

    学史增信,红色资源育时代新人

    红色资源凝结着党的光辉历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学校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红色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资源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学校与新四军纪念馆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依托江苏省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引领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种子;积极改革教学形式,将散点聚合,改灌输为互动,激活红色资源的情感效应,春风化雨般地滋养人、培育人,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落地开花、生根发芽。

    学校依托红色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将学党史、悟思想融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组织预备党员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让百年建党精神入脑入心、润物无声地滋养师生心灵。

    学校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大学生“四史”教育系列活动,努力把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学校青年原创话剧实践团队在南京市的指导下创作编排原创话剧《信仰之光——原创党史人物系列话剧》,通过开展党史人物寻访、史料整理、剧本创作、话剧排演等,在“00后”大学生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至今已出品顾衡、李耘生、冷少农、张应春等4位雨花台烈士人物话剧,2021年特别邀请到冷少农烈士长孙冷启中来校观看话剧,并现场讲授了党史教育课。如今,这台原创话剧走进街道乡镇进行了10多场公演,已成为一门可获得必修学分的素质拓展课程。

    “如同点燃了一支火炬。”学校党委副书记单晓峰如是形容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意义,他说:“当一种价值观得到师生的整体认同之后,便会产生强大的情感激励作用,进而转化为凝聚力,迸发出强大的育人能量。”

    注重实效,攻坚克难办实事

    学校始终坚持把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

    学校通过察民情访民意,开展“集中调研月”活动,集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座谈、走访的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师生需求,找准查实基层和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和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基层开展“下沉式”调研,梳理为师生办实事清单,确定为师生办实事的项目,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及责任单位,力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师生关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最终,学校确定了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实施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等10项师生关切的问题作为校级办实事项目。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保障到位,确保了学校10项重点项目按照确定的时间节点高质量推进完成。2021年3月开展的“厕所革命”,完成了全校1248间学生宿舍卫生间的改造升级,让过去的旧厕所全都换上“高颜值”;将全校学生宿舍1920台电热水器全部拆除,更换为更加节能高效的供水系统;在翻修的宿舍楼中新建自习室,解决了学生复习备考占座的问题;完成了15间教师休息室的改造升级,让教师在上课之余有了“小憩之隅”。学校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落细落地落实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了师生的“急难愁盼”,将温暖送进了师生的心坎里。

    此外,校党委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把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并明确强化责任担当,在“我为师生办实事”上再发力,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建设发展工作,在做好“两提高”“双促进”上再发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