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减”系统 落实系统“双减”
新学期,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初中和小学的教师参与率均超过98%,课后服务小学生接受率为93%,初中生接受率已达98.1%。
“‘双减’的关键在校内,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才能让‘双减’真正落地。”朝阳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朝阳区以课后服务这个小切口,力求推动区域‘双减’大改革。”
坚持需求导向,精准落实供给侧改革
在朝阳区政府部门的全面统筹指导下,今年6月,朝阳区面向全区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共计5万余人进行了大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学生课业负担、家庭教育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9月开学初,课题组又走访了区内15个学区的各类典型学校68所,就课后服务进行专项调研。对服务内容设置、学生参与率、校外资源引入等情况进行了数据搜集和分析研究。
课后服务是当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朝阳区课后服务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需求导向。即在摸清“双减”工作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接送情况和发展需求,编制可选择的服务“菜单”,提供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课后服务。
立足调研数据,新学期,朝阳区课后服务实现了“4个全覆盖”,即周一至周五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和所有学科全覆盖。
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在课后服务内容设计上,朝阳区坚持育人导向,实现“4个突出”,即突出校内课业辅导、突出校内作业完成、突出体育锻炼、突出劳动教育。既安排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课业辅导,也利用课后宝贵时间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劳动品质。
朝阳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说,朝阳区学校体量大、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数量多、教育发展快,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朝阳区通过“3个引入”丰富课后服务资源,即:引入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教辅中心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引入跨校优秀教师力量,借助“双师”课堂、教师跨校流动、课程资源共享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入社会资源,用好文化艺术场馆、体育场馆、科技馆等,以“走出校园”“走进校园”等形式,开展多样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涵。
坚持目标导向,完善校内“双减”系统
启动“双减”之初,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面对“双减”,部分家长认为,“双减”减轻了家长辅导孩子的压力,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和评价制度感到忧虑。
为了消除家长的疑虑,朝阳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5项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即提升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作业管控、课后服务、家校沟通等5项能力,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现在,陈经纶中学分校在做好每天课后服务的基础上,于每周四下午开设特色专长课程;和平街第一中学的6个校区本学期共开设校本课程156门,从每周两次增加到每天都开。
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负责人介绍,推进“双减”工作以来,学校重点关注课内课后课程设置“一增一减”,减的是课内课后课程的“脱节”现象,增的是一体化设计下午3点半前后的课程。下午3点半之后,学校的课程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内容,包括文化课程的答疑解惑、作业辅导等。二是实践课程,包括:学科实践课程,如篮球、排球、行进管乐、舞蹈、运动会等;特色实践课程,如学校的悦梦工厂、悦享诗韵、悦文讲坛等;主题实践课程,如志愿服务活动等。
在和平街第一中学,学校启动了“每日作业记录单”。作业记录单每天由学生记录,班主任批阅。记录的项目包括学科作业内容、预估时间、实际用时、完成情况、自主学习、睡觉时间、意见与反馈。
学校负责人介绍,作业记录单看似简单,其实具有多重作用。通过作业记录单,学校可监控各学科的作业布置情况,为学科组提供作业设计合理性的佐证,强化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同时,作业单可以为班主任统筹各学科作业量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还搭建了学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随时了解家长的诉求,也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珍惜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区级教研力量也投入到了“双减”主战场中。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教科院”)建立了学校“双减”教科研联系人制度,根据“双减”工作要求,完善了《朝阳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0》量表,将教学进度、教学标高等关键内容纳入其中,以“标准”为工具,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强化教师落实“双减”的意识和能力,教科院将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双减”工作融合展开,将“双减”政策解读、课堂与课程标准把握、优质课程资源应用、作业与命题任务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等内容纳入了第二届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
作为区内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双减”背景下,形成了《中心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教师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构建了朝阳区课后服务的三级管理体系。中心负责人介绍,面向“双减”需求,中心着力提供“四优”资源,即“优质师资、优质课程、优质资源、优质平台”。在服务“双减”的过程中,活动中心的工作者也在积极转换角色,力求担当服务“双减”的“五维”角色,即“课后服务研究者、课后服务指导者、优质资源配置者、课后服务实施者、课后服务宣传者”。
据统计,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了活动中心及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在持续开展50多项市区级公益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已向全区中小学供给近200门活动课程。
目前,朝阳区中小学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超过14万,较“双减”启动时提升了近30%。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减”难点推进系统减负
为落实“双减”政策,教科院一方面组织教研员保持对培训机构常态课堂教学状态的严格监控,与机关工作人员、党建指导员、教育督导员、社会监督员一起构筑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不良办学行为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双减”工作难点的攻关。
教科院负责人说,“双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经过研究,教科院确定了作业样态与效益、小学“零起点”教学、考试评价和区级教师研训4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工作。
教科院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指南》,从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3个层面和作业意图、内容、形式、载体、时长5个方面对小学、初中学段的各学科作业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对原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评价手册》启动同步修订,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作业方面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根据“双减”工作的要求,教科院建构和应用了区域“一核二层四环节”课堂教学改进模式,并通过学区内外联动的教研全覆盖路径,加强学校教学视导和学科课堂改进指导。据统计,2021年“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全区视导学校覆盖率超60%,教研员下校听课近6000节次。
针对“零起点”教学问题,新学期,教科院组建了幼小衔接专项研究小组,启动了关联义务教育学区教学干部和学前教育园所协作组牵头人的“零起点”教学协同机制。目前,小组组织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已覆盖一年级学科教师和幼儿园保教干部近1000人。
针对考试评价,教科院研制了《朝阳区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对接北京市中考改革方向,研究区域选用调研试题的内容、结构、形态及成绩呈现方式优化;并依托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项目,以学区为单位组建学校命题专业化研究团队,提升学校命题及评价水平。
教科院负责人表示,“双减”落实的关键在科学而可持续地“提质增效”。聚焦关键问题,教科院从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手段、过硬教师能力3个方面协调推进,为“减负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已建成的汇聚一万节线上优质课程资源的朝阳教育云平台,教科院化静为动,在集中研训、视导交流等多种渠道中特别关注线上平台,推动资源广泛应用;以研促用,在主题研训、专题互动等多类活动中深入探讨,推动资源循环优化。
立足于基础教育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建设工作,教科院构建了以区域中心研究组为核心、两所重点项目学校(朝阳实验小学、北京中学)为龙头、3种课堂形态(空中课堂、“双师”课堂、智慧课堂)为重点、六大研究任务为内涵、100所实验学校为矩阵的研究格局,先后召开5次主题研讨会,加快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发展步伐,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