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产教融合 探索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前,中医药职业教育亟待完善职业技能标准、促进企业参与办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建立适应中药学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

主要做法

    针对现状,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课题组提出了“职业技能标准引领、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匠心与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基于中药行业技术规范引领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建设了基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优先权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实施了基于贯穿全程的“五阶梯、四层级、三平台”的实践教学,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开展了基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匠心精神;落实了基于“三位一体”开放多元考核评价与“三级三线并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是对接中药行业技术规范,开发职业技能标准。牵头开发由福建省医药卫生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融入职业素养评价指标的高职中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二是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成立漳州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和中药学专业职教集团,参与全国中医药职教联盟。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优先权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三是实践教学贯穿修业全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聘请合作企业高管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校企共建贯穿教学全程的“通用职业、专业认知、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综合”五阶梯校内实训、“课间企业见习、社会实践实习、企业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四层级校外实训和“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双创能力”三平台能力培养的“543”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教师团队参与制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赛项比赛标准,牵头制定福建省级中药技能大赛规程。

    四是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培育学生匠心精神。构建“思政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三大主题、“课堂内外—技能人文—学校内外”三条途径、“地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资源、“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师傅”三人负责,以匠心培育为核心、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主线的“3333”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五是校企协同完善教学条件,提升资源支撑水平。校企协同建设省级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写特色实训教材5部。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7个,实施“理·实·产”一体、教学做练赛评一体、线上线下混合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药物制剂工、药品购销员“1+X”职业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星级基地”评选,强化38家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六是依托专业职业技能标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实施高职中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开放、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七是实施三级三线质量监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三级三线并行、以教学诊改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成果成效

    一是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该专业学生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技能赛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省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荣获省级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铜奖2项及第四届“创青春”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该专业毕业生年终全部就业,专业对口率8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评优良率94%。

    二是领衔开发了高职中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该标准在福建省医药卫生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中推广应用。在2019年全国中医药职教集团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交流。

    三是引领了区域行业中药技能操作规范化。先后编写实训指导教材5部,拍摄中药传统制药技术操作视频24集,制作视频动漫11集;制定5届省级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及2届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标准与规程。2018年,该专业获批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A类培育项目。

经验总结

    第一,关键要素与启示。制定中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前提与依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与针对性的重要途径。该研究成果有效地解决了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评价标准缺乏的问题。

    第二,提升举措。建设市级中药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中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筛选产业基础较雄厚、合作意愿较强的行业企业。

    第三,应用推广。该实践教学模式适用于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且可根据各校专业实际情况对技能测试标准中的实训任务和评分标准进行适当调整,适用性强。(陆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