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培育新人 精神引领为发展铸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鸟瞰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戚发轫来校作讲座 与清华大学学习科学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校园足球队勇夺河北省校园足球赛高中组冠军

    在这里,曾因发展滞后导致生源外流,面对困境如何凝聚学生家长之心,如何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这里,曾因教学相长不顺,教学效果难如人意,面对难题如何焕发教师队伍干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双丰收?

    “精神引领为发展铸魂,以人为本育时代新人。”面对民众期待,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廊坊一中”)向社会交出优异答卷。

    近年来,作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廊坊一中始终坚守育人育才初心,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思路,突破发展瓶颈,以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广大群众满意、学子向往的优质高中。

    使命在肩,雁阵领航

    坚持立德树人,奋斗精神照亮发展之路

    早晨天还没有亮,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永辉就已到校,值班校长、年级主任、年级负责人、班主任也都到了各自岗位上,校园内书声琅琅。廊坊一中新的一天开始了。

    领导干部作表率、打头阵,带出了一支勤奋的教师团队。每天早晨5∶40,学校主要领导、值班校长、各年级负责人全部到岗;高三、高二、高一班主任每天5∶50、6∶00、6∶10之前到岗;每天早晨6∶00到6∶30,各年级负责人召开碰头会,7∶00召开年级负责人汇报会,7∶30召开班子碰头会。以天为单位抓常规、抓管理、抓落实,每天落实10件事,4年来雷打不动,一直坚持;每周召开中层干部例会,总结督导一周来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每周主管校长组织召开会议,落实党委会精神,深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每学期利用5天时间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新学期工作。

    如今,奋斗精神已经融入廊坊一中人的骨髓和血液,校园内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演绎着动人的事迹:1962年出生的副校长王金钟,在班子成员当中年龄大、离家远,还犯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忍着疼痛不到6∶00就从家出发,坚持参加7∶00多班子碰头会;家有九旬老母亲的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永金每天早出晚归,顾不上照顾老人;1962年出生的党委委员、总务处主任苏学春负责新校区建设工作,每天加班加点,几年的高强度工作,身体也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级教师杨景贤年近60岁,是年级负责人还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她忘我工作,以校为家,常常吃住在学校,好几天才回家一趟,姜瑞霞老师把起床的闹钟定在了4∶45,每天早出晚归,和家人孩子见不着面,只能留下字条书面交流;解婷老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既承担着年级负责人的工作,又是一名班主任,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家当成了旅店,成箱的方便面成了家中常备的食品,当孩子高烧感冒时,当孩子需要家长辅导时,尽管千般不舍,她也会踏着铃声进教室,给她的学生们答疑解惑;韩振民老师正准备因新冠肺炎疫情封校备战高考时,妻子不慎扭伤,趾骨骨折,需住院手术治疗。一边是卧病在床的妻子,一边是即将高考的学生,在亲情和责任的取舍之间,怀着对妻子的歉疚,他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踏上了返校之路,和高三所有师生同吃同住,并肩战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三年级干部教师高考前在校封闭76天,学校的所有班主任披星戴月和学生朝夕相处;很多教师以校为家,年复一年站在教育教学冲刺线上,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心血,贡献了力量。特别是在新校区建设的最后40天的时间里,徐永辉校长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破釜沉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昼夜奋战,全力推动。在市政府部门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变不可能为可能,于2019年秋季开学完成了整体搬迁。

    全校上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夙兴夜寐、事争一流的廊坊一中精神,立说立做、立行立改的廊坊一中速度,效率高、工作实、质量好的廊坊一中标准,大家争做肯下功夫有情怀的廊坊一中人,做幸福奋斗有境界的廊坊一中人,做多出作品多出成绩有贡献的廊坊一中人。这些精神特质为学校实现快速发展、健康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科学规划,构建框架

    遵循教育规律,十大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围绕创品牌、办名校的总基调,学校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了十大管理体系。一是管理理念体系。总结提炼了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方针、办学目标、“新四风”建设、精神引领、境界提升等理念思想,4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深入挖掘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了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框架。二是制度机制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完善了九大类124项管理制度;在机制建设上,出台了《效能管理奖励方案》,涉及三大类20项奖励机制。制度和机制既发挥了约束作用,又体现了激励功能;既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又充分调动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促进人员精神状态整体提高上,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上,在促进学校整体水平提升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师成长体系。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实施档案式管理,开展“四级教师”评选,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研水平、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等具体举措,提高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四是学生成长体系。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厚基础、宽视野、强能力、高素质、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心怀感恩、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五是德育工作体系。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引领学生成长的主题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安全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为基础,构建立体的德育管理体系。六是教学管理体系。狠抓专注课堂、习惯培养、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课后辅导、周测月考等教学常规工作,每项工作都有标准、有检查、有评比、有考核、有奖惩,形成系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七是教研工作体系。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以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实施三级教研,开展听评课活动,深化课题研究,使教研活动天天有、周周有、月月有。八是校本建设体系。开发涵盖学科延伸、学科结合、体育艺术、通用实践、综合素养等五大类的校本课程78门,全校学生每人都有自己喜欢的1—2门校本课程。加强教学资源积累,涉及课件、论文、教案、试题、学案、微课等6项内容。九是党政管理体系。从党建工作、行政管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明创城、宣传报道、校园安全等6个方面构建党政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校党委为政治核心,规范、高效、有序、安全的校园管理网络。十是人才服务体系。在职称评聘、教师招聘、师生用餐、人文关怀、资金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增强了服务意识,夯实了服务保障,提升了服务能力,提高了服务效率。

    抓住根本,扬帆起航

    教学相长,“双本思想”筑牢发展根基

    “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管理者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二是管理者要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

    师本思想就是管理者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对教师的终身发展、职业成长,事业进步、幸福人生负责。学校提出了对教师的六字工作方针:管、理、引、导、关、爱。管,就是制度建设,要用制度管理人;理,就是机制建设,要用机制激励人;引,就是典型引路,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先进典型引路;导,就是思想导航,实施专家带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拓视野;关,就是工作和业务上的关怀,包括政治上的成长和工作上的成长;爱,就是生活上的关爱。在实际工作当中,师德师风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专家带动工程“三级”教研工程以及档案式管理、名师“一对一”等都给教师搭建了成长进步的平台。

    生本思想就是教师以学生为本,要真正地为学生负责,既要对成才负责,又要对成人负责;既要对现在负责,又要对将来负责,还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既要对群体负责,又要对个体负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健康发展、主动发展,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一是抓习惯养成。聚焦学习、生活、行为三大习惯的培养。狠抓候课纪律、课堂纪律、“一体四精两功”和基础知识记背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光盘行动、被褥平整、“管好脚下一平方米”等检查评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遵规守纪、健康卫生、勤劳俭朴、文明交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等系列检查评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编印并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要求;以育德作业为载体,开展主题活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要求。三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引领学生成长的主题德育活动。高一年级上学期组织唱红歌活动、下学期开展远足活动;高二年级上学期组织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下学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教材课本剧展演活动;高三年级上学期组织成人礼活动、下学期组织感恩教育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李建刚院士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校讲座,培树学生的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四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坚持上好早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组织开展体育艺术节,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5名专兼职教师,聘请心理专家驻校指导,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