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行知精神 铸就大爱情怀
2021年适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被誉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的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发轫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于2019年12月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陶行知先生更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是“大爱情怀”。
“乡村振兴”“西部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教育情怀深厚、扎根中国大地的优秀人民教师。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南京晓庄学院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出发,诠释“大爱情怀”的内涵,构建了以“爱”为核心品质的教育情怀“多维递进”结构,以“知行合一、情理交融”为总方略,通过思政课程改革、童向课程建构、行知文化濡染、广域实践历练的“四位一体”路径,秉持热爱儿童的师范旨趣、矢志教育的师德情操、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胸怀祖国的理想信念,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大爱情怀之探寻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校秉承独特的师范特色和传统,以传承行知先生大爱情怀、优化师范生培养路径、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目标,从目标结构、实践机制、行动体系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创建“多维递进”目标结构,奠定教育情怀培养的理论基础。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以爱为教育原点,以胸怀为尺度,创建将爱的情感与胸怀儿童、胸怀教育、胸怀社会、胸怀国家相融合的“多维递进”结构。教育情怀的本质要义是爱儿童,应与家国情怀相统一,这种建构符合历史的逻辑与实践的逻辑,体现了对行知精神的历史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多维递进”结构解决了教育情怀培养的前提性问题,为确立“知行合一、情理交融”的总方略和科学建构教育情怀培养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建“广域融合”实践机制,助推师范生教育情怀境界提升。将教育情怀培养与广域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多维支持相结合,进一步拓宽教育情怀培养的社会基础。通过有机融入社团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研学实践等多种广域实践活动,整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丰富和强化师范生的实践经验与体验,砥砺师范生的公共品格与责任担当,重构师范生对教育情怀的社会认知,实现广域社会实践对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边际效应,有效推动师范生教育情怀境界的跃升。
创建“儿童本位”行动体系,彰显对儿童之爱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儿童学学科建设奠定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将教师教育传统意义上概念化的“学生”,转换为鲜活实践情境中具体化的“儿童”:以童年价值为轴心,建构充分体现儿童特质的师范教学体系和生活实践体系,使“童心童性”浸润在师范教育的每一个时空场域;以儿童研究为引擎,重构“研教一体、教研相适、相融相通”的师范课程研发与实施模式,驱动研究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大学与小学、学校与社会的良性相互作用;以儿童发展为目标,锚定教育情怀培养之基,创设新的培养路径,实现“爱满天下”教育情怀的价值追求。
行知先生之大爱
行知先生的“大爱情怀”,从对儿童、对教育、对民众的爱到对民族的爱,构成了从爱儿童到爱国家的连贯“谱系”,正契合“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大爱情怀”包含四大要素,即爱国家、爱教育、爱儿童、爱社会。
爱国家,做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教育是关系国运兴衰的公共事业,爱国家是“大爱情怀”的重要升华。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一名有情怀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国家和民族的爱落实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爱教育,做有道德情操的教师。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以精神引领精神的神圣事业。“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认真对待每一名儿童,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项活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儿童。
爱儿童,做有扎实学识的教师。儿童是社会更新和繁盛的希望所在,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根本所系。教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然“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做到平等地尊重和关怀每一个儿童,并且“生产”出富有创造性和价值感的教育行动。
爱社会,做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教育是社会之教育,爱社会是爱教育在公共性上的展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有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通过改造乡村教育来造就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就是超越私人情感的社会之爱,所谓“爱满天下”。
陶子大爱之养成
“大爱情怀”的形成是从认知到行动,再到体验、反思和再行动的过程,既有鲜明的价值引领,又有充盈的教益体验。依据“知行合一、情理交融”的总方略设计并实践了“大爱情怀”培养的“四位一体”路径体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实施思政领航,奠定胸怀祖国的理想信念。学校坚持以教育理想点燃师范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想信念的大格局。彰显课程思政,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在育人上求真理,在求真上爱教育。拓展思政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晓庄校友“雨花英烈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师范生在厚重的家国情怀之上寄托“大爱情怀”,学做真人,教人求真。
“教学做合一”:构建童向课程,引导热爱儿童的师范旨趣。爱儿童是“大爱情怀”的起点,学校构建了指向儿童世界的童向课程,引导专业成长的大方向。创建了以儿童的身、心、灵为对象的儿童学课程群,引导师范生理解童性,珍爱童心,走进儿童世界。重整了教育学课程群,突出儿童教育所需要的能力,引导师范生探求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助力儿童生长的本领。改造了学科课程群,突出儿童所需要的知识,引导师范生探求学科知识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弘扬行知文化,铸就矢志教育的师德情操。学校通过弘扬行知文化铸就师范生师德情操的大传统。“识陶”,新生入学拜谒陶墓、参观陶行知纪念馆,上好行知文化第一课。“学陶”,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故事向学生阐释先生的思想和实践。“师陶”,“小先生技能训练营、陶子艺术团、陶子大讲堂”将行知文化落实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杰出校友、榜样人物激励着师范生做“行知路上后来人”。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广域实践,拓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哪里有热切的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学校突破从学校到学校的实践传统,将实践领域拓展至社会,延伸到全球教育比较,自觉将“大爱情怀”植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促进师范生的全球理解,涵养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博大胸襟。“U—S—S—G”的广域实践模式,将陶养“大爱情怀”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扩展到社区和社会,以至广阔的人类世界。
大爱情怀之硕果
扎根中国大地,践行行知思想,深化实践育人,有效地陶冶了师范生的“大爱情怀”,造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大先生。
坚定的教育信念。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98.3%,在职率高达99.06%,均居全省前列。涌现出以马吉利、胡小五等为代表的“陶子”,获“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马吉利休学支教一年,只因为山区小学急需教师;获“感动南京”十大年度人物的胡小五从支教西部到扎根西部,数十年如一日。
扎实的专业学识。坚定的教育信念需要广博的学识来支撑,学生在校期间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项目,并取得不俗表现,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生毕业后更有高品质论文发表并获奖,申报的科研项目亦有斩获。
过硬的职业能力。扎实的专业学识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方能到达彼岸,学生在校期间获全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多次获江苏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奖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毕业生获得国家、省市各类教学竞赛奖200余项,如杨美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顾宪聪获“华东地区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
高尚的师德情操。过硬的职业能力唯有“爱满天下”的情怀才可生根。2018年以来,2746名在校学生通过“晓陶子志愿服务团”等参与新疆地区线上支教、南京金陵图书馆线下教育活动、江西暑期社会实践等,12000余名小学生受益。毕业后不忘初心,默默耕耘于平凡的岗位,2014年以来获各类表彰荣誉100余项,如章爽爽获“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刘锴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顾富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