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铸校 建设轨道交通特色育人基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铁路文化教育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校园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陕西省仅有的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结合学校轨道交通办学特色,积极打造铁路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铁路文化知识,接受铁路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客精神。

    育人载体:建在火车车厢上的铁路文化教育

    2021年12月8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铁路文化教育馆正式落成,这是一个融教学实践和文化育人功能为一体的铁路文化教育馆。该馆建在两节“退役”的双层客车上,这在全国轨道交通类大学中属首创。展地面积282平方米,展馆外车厢两侧车窗上分别展示的是我国铁路的风采;展馆内以“可见”“可感”“可参与”的形式,以铁路发展历史的时间为轴线,分“路漫漫其修远兮——肇始”“有志者,事竟成——更迭”“追星逐月日千里——裂变”“君子自强不息——新途”4个单元,包括412幅图片、25239个文字、208个小物件和虚拟讲解员以及360^°全息展台、4折投影幕、移动滑屏等20多台多媒体设备,融入铁路特色文化,渗透铁路发展教育理念,打造具有鲜明铁路特色的综合体验教育空间。

    从世界上首台“布拉策号”蒸汽机车到中国大地上的首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开通,从詹天佑提出的“人字形”铁路到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首条干线铁路——成渝铁路与沟通西北和西南的首条干线铁路——宝成铁路,从我国完全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和机车的问世,到中国高铁“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铁路文化教育馆以独特的方式向师生展示了中华民族百年铁路崛起发展的复兴史。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铁路文化教育馆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资源,是学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所展示的铁路文化遗产和铁路发展成就,蕴含着丰厚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学校文化教育特色,承载着活化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对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谈及建设铁路文化教育馆的初衷,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创始人、理事长张晋生教授说:“学校斥资购进的双层客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铁路发展史,直观感受中华民族百年铁路崛起的复兴史,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肩负起交通报国的历史使命。”践行教育兴国使命,坚定交通报国信念,创新轨道交通教育平台,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铁路文化教育馆将作为学校开展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普及铁路知识、传承铁路文化的重要平台。

    校园文化:打造轨道交通文化教育基地

    “冰冷的钢铁、柔暖的文化”。在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除了铁路文化教育馆,校园里随处可见用铁路零部件建造的轨道交通集成雕塑。象形雕塑《火车侠》高4.36米,用4.36吨铁路机车车辆配件焊接塑成,保持了火车配件的原状,火车侠手持“舞火”象征着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学校光明辉煌的未来;观赏雕塑《轮轨幕》长5.2米、高3.5米,用4.91吨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轨道车、铁道车辆车轮和不同型号的钢轨焊接塑成,雕塑上有一台辅助的时钟,其寓意是随着铁路的发展车轮趋向越来越小,钢轨趋向却越来越重,它的设计体现出了抽象与写真、美观与功能、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像《火车侠》《轮轨幕》这样的雕塑,在校园里还有10多个,这些都是学校理事郭洪涛亲自设计、组织师生制作完成的。雕塑的建成,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轨道交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轨道交通文化的熏陶。

    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将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融入文化育人内容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把社会实践全方位融入文化育人工作。学校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打造轨道交通文化载体,构建轨道交通文化教育品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铁路文化教育基地,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由铁路文化教育馆、机车车辆陈列、铁路元素的校园文化雕塑等场馆和文化元素组成,成为校园内独特的文化亮点。学校深入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坚持定期开展轨道交通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轨道交通文创作品大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情系交通报国的热情。

    转型发展:培养以轨道交通类为主的特色化应用人才

    多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抢抓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谋求科学发展,确定了“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打造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瞄准区域产业、企业需求,促进产教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发展,为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专门人才,向行业提供科技成果,深度参与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交通强国”、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以轨道交通类专业集群为核心,以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管理类专业集群为支撑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龙头,以电气类、自动化类、机械类专业为支撑,以土木类、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特色突出、相辅相成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开设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等8个轨道交通类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专业已成为省级“一流专业”。

    学校坚持“人文、科技、创新、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修德载物”的校训和“笃实惟新、负重图强、驰而不息、交通报国”的大学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家现行铁路运营标准建成了425米电气化铁路线路和配套的集电力轨道车、客货车辆、通信信号系统、牵引变电站及车站于一体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及“轨道交通信号联锁实训中心”等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基地;构建和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学校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与陕西国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不断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水平。学校创建了人才培养的“中兴模式”,与中兴通讯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组建二级学院“中兴通信学院”,构建了以校企共同设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共同实施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等为人才培养机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学校精心打造创新基地,建立了陕西省高校中首家“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致力于“智慧校园、智慧交通”应用创新型项目的研发。基地引入企业职业认证机制,从“产、教、学、研”层面以合作办学为基础,以合作发展为目的,与企业开展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学校积极拓展“订单班”培养模式,与多家地铁公司合作建立了“电客车司机订单班”“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订单班”“轨道机电技术订单班”,以及中铁通轨道工程类人才培养基地、中铁建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使得“订单班”的学生在校在学即为入行入职,专业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操作紧密结合,成功实现毕业即就业。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机制,探索“五育并举”新途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文化育人相结合,育人特色日渐彰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社会和行业企业好评。

    (界威锋 张沁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