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传统文化助力国际传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任孟山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

    新闻回放

    以往,跨年晚会是各大平台的一场明星争夺赛,但2022年的跨年晚会各卫视及网络视频平台在主题上深入挖掘,在差异化表达上深耕,有的将硬核科学跨年讲座搬上了平台,还有的将冬奥、国风、平民英雄设置为关键词。

    主持人语

    跨年晚会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从流量为王到内容为王,从抢“明星”到请“民星”,再到奥运冠军、科学家等纷纷登台,反映出的不仅是各大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的创意和创新,也是受众喜好的变迁。中国传媒大学的三名学生,分别从内容为王、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国际传播的角度进行了评论,视野开阔、思考深入,值得一读。

    今年的跨年晚会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但从各个平台的节目类型来看,传统文化节目占比明显增多。浓郁的国潮国风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追捧的新潮流。

    四川卫视打造了一场以国韵为主题的新年演唱会,《浮生若梦》节目美轮美奂;北京卫视的《错位时空》等都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打造的精品节目;B站的跨年晚会当晚有3亿观众同时观看直播,尤其是本次晚会呈现的《只此青绿》歌舞剧直接将晚会推到了高潮部分。该剧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赋有浓郁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的节目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跨年晚会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河南坠子、中国传统民乐、《白蛇传》等。国潮国风节目在年轻人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鸣。传统文化以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不断将更多的年轻人“圈粉”。

    中国是文化大国,文化自信是社会发展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伴随平台跨年晚会火起来的还有各个博物馆文创。这些文化产品的流行,说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实,它们不仅可以召唤年轻人,更可以成为国际传播的绝佳素材,提升我国形象的亲和力,塑造可爱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既需要以国家为单位的“正规军”,更需要像李子柒这样的“游击队”、《只此青绿》这样的“混编师”。跨年晚会可以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创作更多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海内外传播。在无形之中提升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成为国际传播的有效资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