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盘点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列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2021年是“十四五”、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取得重大成绩。本版盘点2021年教育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以增强教育界启航新征程、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信心和力量。客户端同步推出专题,敬请关注。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张泽强 庞立生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给师生等群体致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刻揭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集中回答了教育发展立场和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
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一流人才作出了新部署,进一步拓展了办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等场合强调,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要培养人才,就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广大青年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5月,他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同年7月1日,他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发出号召,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决议》进一步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就,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
在新征程上,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铸同心的重要作用,引导人民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始终注重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不断培养造就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教师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这一论断,既深刻揭示了教师的职业特性,也充分体现了对教师角色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独特理解。同年9月教师节前夕,他在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勉励他们同全国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广大教师要严谨为学、踏实为事、正派为人,真正担当起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时代重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张泽强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庞立生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理论研究产出新成果
赵亮 李剑萍
2021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党领导人民教育事业百年历程,对标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产出了一批教育理论研究新成果。
总结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理论研究聚焦百年来党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性质以及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等,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历史经验。如朱永新总结了党领导教育事业的主要经验。翟博提出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要突出政治性,二要坚定方向性,三要把握时代性,四要尊重规律性,五要体现服务性,六要坚持育人为本。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大理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立德树人揭示了德性成长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根本地位。项久雨进一步探讨了个体内在需要与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使个体对德育生成最大化认同的问题。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于泽元、皇甫科杰等探讨了师德的养成之道。为应对当前学校德育诸多困境,傅敏、任少波探讨了以经验为核心、以共同体为形态的德育基本问题。靳玉乐等认为劳动教育能够培育学生完善品格,其内容与形式将随时代发生深刻变化。林玮认为“算法”将促使审美出现圈层化,产生新的“美”。
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项贤明提出了围绕人如何在社会活动中更好地得到发展这个核心,可以建立真正独立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曾文婕、周洪宇、巴战龙等从神经科学、教育器物史、新教育人类学等角度丰富了教育学科领域。陈时见等对教师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戴杰思、姜勇等引入多层混合法、现象学方法,创新了教育研究方法。丁钢、侯怀银、李政涛等则深入探讨了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问题与路径。
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阮成武申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于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针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澜提出我国尚未摆脱对国外教育理论与方法的依赖,郑金洲认为对一些概念、命题、原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逻辑对立。对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陈晓珊、戚万学认为支撑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另外,周作宇提出了民间教育学这一泛在的教育学形态,冯建军提出了超越教育同一性的他者性教育,张良、罗生全提出了“用以致学”的教学认识论,等等。
要增强教育自信就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对此,杨小微、游韵分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基因、基本构成、基本维度和重要特征,苏君阳探讨了中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高伟分析了中国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胡昳昀、刘宝存阐述了中国教育软实力的概念内涵、现状问题和提升路径,秦玉友认为当前亟须重新思考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问题。
构筑教育强国建设理论基石
2021年5月,《“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布,强调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