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书育人,重在育心;立德树人,方向为要。近来,广西医科大学立足基础医学学科特点,擦亮医学教育红色底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擎,以持续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契机,聚焦医学入门“第一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基础阶段育人环节,为医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思政工作贯穿医学专业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党史教育为契机“炼忠心”,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同频共振

    学校紧紧抓住解剖学作为医学生启蒙第一课的关键环节,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思想“方向标”,深入挖掘并积极用好党史资源,结合医学专业课程特点建立了德育资源库,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筑牢理想信念,推出了“一分钟微思政”“三分钟思政小故事”等系列教改设计,做到了“课堂节节有思政”。积极弘扬黄大年精神,强化教师思政意识,深化思政工作对专业教学的指导,结对“传、帮、带”,争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实现了“教师人人讲育人”。

    以示范课程为载体“铸医魂”,确保专业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深化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教改工作。深入贯彻“德医交融”教育理念,医学专业教师与思政专职教师联手共建新型示范课程,让思政元素融入解剖学教学,打造了有温度的解剖课、有人文的医学课,助力一流课程内涵式建设,已建成国家一流“金课”5门、省部级“金课”15门,在各高校推广经验十余次,实现了“思政之‘盐’溶于专业课程之‘水’”。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革新优化,打破思政教育课堂“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让解剖学原理走进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课堂,通过医学专业课堂上的课程思政,“双管齐下”提升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画育人“同心圆”,实现了“专业之‘师’点燃思政育人之‘火’”。2021年,学校承办了全国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水平。

    以党员故事为素材“塑红色”,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融互动

    突出楷模精神引领,担起培根铸魂职责。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强化医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挖掘先锋模范事迹,结合医学特点整理好“三捐”素材,建立医学德育资源库,打造“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红色育人模式,讲好“红色故事”,强化“红色教育”,发扬“红色文化”,培育“红色标兵”。整合育人资源,打造“全景式思政教育”,定期开展结对共建、绘图大赛、科普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性互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多维度地带动学生触摸历史脉搏、汲取精神营养、不断砥砺前行。其中,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的伟大精神和黄彩川烈士所代表的红七军精神,均已作为红色教材进入医学课堂;而“永远站立的人”——学校优秀党员郭德林教授率先捐献遗体、奉献医学教育的感人事迹广为人知,并在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播出,社会反响巨大,在入学第一课上激励医学生坚守医者初心、践行医学誓言。

    以主题活动为依托“明使命”,实现红色资源与社会实践合力育人

    起步就要育人,医德仁心教育从第一步做起。学校从第一学年开始即组织带领青年学生开展“清明追思”等主题活动,教育医学生缅怀英雄模范、感悟党性光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无声礼赞拓宽医学人文教育。定期开展“筑梦边疆”“暑期三下乡”等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连接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边疆基层、走进壮乡瑶寨,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大众,薪火相传,弘扬榜样精神。近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100余场,到访26个基层乡镇,开展科普宣讲逾200场,服务群众上万人,引导医学生从教育接受者转变为推广者,领悟医学事业的内涵和意义,强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夯实“三全育人”效果。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学校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勇担历史使命,严把思想教育“总开关”,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谭国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