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夏学院:“三业融合”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福建江夏学院于2010年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学校首批5个本科专业之一,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主线,上定培养定位、服务面向,下定培养路径、培养方案。探索、改革与实践历时12年,围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构建产(行)业、企业和专业“三业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在人才培养机制中融入产(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岗位要求,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全方位、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三业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超越模仿,走向创新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2010年起设置本科专业,初期依托工商管理学院,效仿学校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从高职向本科的转变,这有利于初创期专业的稳定发展。自2011年始,随着办学关注点的切换,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要求,专业从借鉴、模仿走向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并持续优化,成了专业永恒的主题。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培养定位有二。一是职业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有政府部门、传统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目前大多数毕业生的去向是传统企业人力资源部。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管理呈专业化的趋势,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前景无限。二是职业技能层次。据《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职业技能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核心技能。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集中于开发核心技能和行业通用技能,适当地开发一些职业特定技能。基于此,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为依托,以“精业务、会财务、懂法务”为目标,充分挖掘学校行业办学优势,借鉴国外产教融合理念,在传承中创新,积极主动对接和融入地方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成为地方发展的智库和创新源,成为行业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

    深挖内涵,“三业”集成融合

    创新驱动是核心。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主体之一,专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促进专业与产(行)业之间的创新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产(行)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而企业的本质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其主要内容就是创新,能以更具实践性、个体性、多样性的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愿景。因此,融入企业要素的产学合作能进一步强化专业与产(行)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引领学生关注专业和产(行)业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变革,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到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使之适应未来不断创新的社会并实现自我发展。

    优化协同是关键。建设“产(行)业、企业、专业”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优化以下协同机制。一是目标协同。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产(行)业发展、企业、专业建设三者的目标是统一的,核心是创新。因此,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由产(行)业、企业结合专业特点共同研究决定。二是师资共建。需要建立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资源共享。即校企建设一批实践教学中心,共享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四是管理协同。专业与相关产(行)业部门共同组建各类合作性质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

    融通性是保障。“三业融合”强调知识的有机整合和思维的系统训练。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学校等组织机构与企业家、研究人员、教师、学生等组织个体都需要一套全方位系统为其提供系统性要素和环境支撑。专业重视以学科的视野组织专业教学,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训练,使学生懂得融会贯通,形成更加敏捷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突出的核心专业能力。

    五项举措,改革育人模式

    在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新形势下,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产(行)业、企业、专业三者深度交叉,多维度融合的网络,实现错位发展,是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探索。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扎根产(行)业需求,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即聘请企业与学校共同作为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9名委员中有5名来自产(行)业、企业等。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训练”“职业讲师技能训练”等课程,突出“应用型”和“岗位性”,将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嵌入”专业课程,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证照。普及创新创业课程,每生必修3学分,选修4学分;将学科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孵化、产业化等纳入学分管理,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加强业界质量监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通过行业和高校专家质量评价,从顶层设计上与实务保持一致,并加以落实。

    重构课程体系。本专业借鉴德国的经验进行课程重构。开展嵌入式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人才方向,如在工作分析的方法中融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工作分析的质量鉴定中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念;调研产(行)业领域和企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主流要求;对专业能力进行梳理细化,分解成能力要素;确定能力要素对应的支撑知识点;由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及知识点应用组成模块;若干个相关模块有机搭配,构成培养“卓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所需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以区域产(行)业特色为依托,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开放实践项目、丰富创业活动,从内容重组、结构设计和实施选择等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现有“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3门省级创新创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3门校级网络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实现教学从课堂到课后的延伸。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合作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选题,通过项目载体,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解决生产过程难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90%以上来源于企业,“真题真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完成,突出项目学习的考核评价。实行“N+2”考试制度,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指考核次数(小测验、课程综述、小论文等),N≥3;“2”指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

    构建竞合式实践教学体系。“引企入校”建设实验室,与企业共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室、情境案例教学研究实验室、人力资源仿真实验室3个校级实验室,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企业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商管理专业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根据模块化课程体系需求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际联合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目前本专业共有三盛集团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与福州久日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师协会实践教学基地、麦斯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等9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10个教学基地每次可接纳800名学生。大力推行“学训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举办“青创杯”博德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创新大赛,连续10年举办未来管理者论坛,举办首届“灼岳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学生干部深入麦田等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培训”等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

    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聘请业界精英进专业、进课程、进第二课堂活动,以讲座、沙龙、课程授课等形式,带动校内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根据学校出台的《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试行)》等文件,选派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践。充分利用闽台师资合作交流扶持政策,引进台湾地区优质应用型、实践型教师资源,目前已引进两名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承办闽台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高峰论坛暨福建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以“闽台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新机遇、新趋势”为主题,旨在加强海峡两岸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实践者的沟通与合作,探索在“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等机遇下实现闽台人力资源协同开发的途径,从而推动闽台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发展。

    强化质量意识,完善保障环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专业质量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质量方针的制定到教学实施和运行过程,再到最后的检查和评估、反馈,让整个教学管理过程具有科学、完善的信息传递线路,形成了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内部环路。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论证会等手段,制定本专业的质量目标,吸引产(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进一步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环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