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的领导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紧盯“一个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新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度重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完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2017年,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2019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院系、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小学党建工作,实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实现了蓬勃发展,满足了学生不出国门享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需求。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超过2000个。面对越来越大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紧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做到“三个立足”
立足中外合作办学自身矛盾特殊性。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外多元主体、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不同体制在这里交汇,办学过程中涉及国家主权、外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复杂情况,各级党组织只有抓好党建工作这一基本功,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做到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立德树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初心和目标。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有其特殊性,具有国际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体制机制灵活、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师资队伍国际化等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握紧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才能统领中外合作办学各方面业务,明晰办学治校的边界,不断推动自身发展。
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外合作办学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育人方向,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来办学,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中外合作办学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职工聘用、学术活动等重要工作中把好政治关,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和学术沙龙等管理,明确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教学、学术活动等不触碰意识形态底线,才能为立德树人筑牢政治安全屏障。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严格落实思政课全覆盖,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国籍学生中开足开齐思政课,并且善用“大思政课”,和现实结合起来,在解疑释惑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才能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立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各环节中,中外合作办学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使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
明确“三个突出”
突出制度保障。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高校党委要履行好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有效担负起领导中外合作办学的重任,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中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大学大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涉及战略目标、人才培养、干部管理、师生重大利益、国际交流等重要事项,要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院(系)级单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完善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院(系)党组织有责有权、履职尽责,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选配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担任校、院党组织书记。
突出组织优势。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健全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快构建党委、院(系)单位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强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办学过程中,应按照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的要求,把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必备条件,作为审批、年检、评估考核、管理监督的必查内容,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大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委和院(系)级单位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
突出基层基础。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是思想文化多元、多种意识形态直接交汇碰撞。要加强教师党员日常教育,健全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支部要加强对教师党员的管理监督,发挥教师党员作用,把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要突出政治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入党。要优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支部设置,探索在重大项目组、学生公寓、课程组等最活跃细胞上建立党组织。要根据学生特点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立足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实际,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将组织生活延伸到网络世界,加强学生党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并把组织生活扩展到社会“大舞台”,多开展现场教学,通过研讨式、互动式组织生活,不断增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服务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使命,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取得新成就,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