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封城”日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学校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有30分钟车程,我和身边的许多人都没有去过那里,也没有吃过野生动物,甚至连野生动物长什么样子都不曾见过,可是就在2020年1月23日这一天,因新冠肺炎,武汉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封城”,所有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

    从那天起,孩子们亲眼目睹的是今天这个邻居被感染,明天那个亲戚被确诊,这会成为他们人生中再也涂抹不掉的记忆。

    疫情发生以后,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我们班殷熙喆、吕尚斌的家长毅然写下请战书,用血肉之躯与病魔肉搏。他们在重症监护室工作,接触的是全院最重的病人,需要随时插管、上呼吸机,已经使用呼吸机的病人需要定时吸痰。他们一进病区就要进入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无法按时吃饭,根本不能喝水。他们至今都没能见到自己的孩子。他们平凡又伟大,正是他们催动了人们最长的热泪。危机,也是成长的契机;生活,就是鲜活的功课。不管愿不愿意,孩子们被迫在一夜之间快速长大了。

    我和孩子们一起写抗疫日记,我想引导他们把目光从书本中抬起来,用清澈的眼睛看看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写写那个用血肉身躯去拯救患者生命的妈妈,写写那个为了能早日与女儿团聚、在方舱医院积极配合治疗的爸爸,写写那个为了能让孙女吃上新鲜菜而到处奔波的爷爷,写写那些给小区居民送菜的好心人,写写那些无条件接送医生上下班的志愿者……我更想引导孩子们用心聆听、真实感受残酷的现实,写下对生命、规则、诚实、责任、感恩的思考,获得真正的成长。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目光是雪亮的,心灵是澄明的,他们的日记写得真实真诚,读来令人动容。刘仁锦形象地写出了一位极有爱心的购物团团长妈妈不顾危险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送菜的事情。在妈妈的影响下,他也成了物品记录员,每天接听老人的电话,记录清楚需要代购的生活用品名称及数量。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妈妈,帮助社区老人。肖慧茹对小区排队领爱心菜的队伍进行了仔细观察,刻画了特定环境下武汉普通社区的真实状况,更谈到了以后要做一个遵守规则、助人为乐的孩子。潘格非写了一位志愿者给楼道消毒的情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生动再现了社区的日常防护工作,感叹病毒的狡猾与可怕,告诫自己和小伙伴坚决不出门就是为战胜疫情作贡献。

    曾子博详细记述了妈妈做志愿者的点点滴滴,他写道:“我的妈妈是一名党员,她每天很早起床,开车40分钟到新集村给村民量体温。村子里有7位确诊病人,但有的村民就是不听话,不戴口罩还到处跑,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妈妈要不停地、耐心地劝说村民乖乖听话、回家休息。一天晚上,妈妈不停地打电话,原来她发现许多村民家里没有体温计,不能随时监测体温,妈妈跑了十多家药店都没有买到。经过四处询问,妈妈终于在一家医药用品店预订到了200支体温计,解决了村民的困难……”

    孩子们记录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无法想象这将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老师,我和孩子们共同书写“封城日记”,我们的城市解封之日就是日记结集成册之时,那将是一份城市的印记,也是一份属于这个城市的特别档案。

    怕吗?当然怕!可是,当我们拿起笔深情地书写时,这种宁静而坚强的力量,弥漫在整个班级群中,也镇定了所有人的心。感谢写作让每一个宅居的日子变得充盈饱满,感谢写作带给孩子们挺过难关的力量!

    都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孩子又何尝不是看着老师的背影长大的?

    每个白天,在空中课堂我是老师,走出课堂,在区防控指挥部、东兴宾馆医疗点、社区居委会下沉点、白玉山后厨、方舱医院病愈后的隔离点……我也是清洁工、搬运工、统计员、帮厨工、心理咨询师……每个夜晚,望着家对面方舱医院闪烁的灯光,在电脑桌旁静静地书写,坚定又美好。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是使命、责任、担当,什么是道德、良知、操守。我想,若干年后再回忆起这个春天,我能对自己说:作为老师,你尽责了!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