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下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包括关注生命、培养生存能力和提升生命价值,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均衡发展。战“疫”下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倾向于没有患病的广大青少年群体,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他们在疫情影响下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并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心理调适方法,以减轻疫情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使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和职责。
正确认识“心理应激反应”。有一种恐惧,源于未知。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过:“人生中没有什么是应该被惧怕的,它们都应该被理解。现在就是理解它们的时候,以减少我们对未知的恐惧。”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学习和生活一般有规律且稳定。突如其来的疫情属于意外事件,学生对此毫无思想准备,很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面对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
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心理应激反应有所不同,低龄儿童(6-10岁)对疫情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疫情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不大,他们担忧、恐慌的情绪主要来源于家长,如果家长因病隔离或是从事风险工种,部分儿童就可能出现焦虑反应:过度担心、脆弱、容易哭泣、容易惊醒、黏人等。青少年(12-14岁)的应激反应会和成年人接近,比如对别人是否戴口罩、咳嗽特别在意,容易烦躁,对疫情的负面信息感到愤怒等。
一个人在应激状态表现出的警觉性增高或情绪起伏,这些都是机体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轻中度的心理应激现象一般不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离开险情现场一周内症状会消失。重度应激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如果症状持续并超过一个月,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要及时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积极进行“情绪调节”。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面情绪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张力,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们的活动能力;负面情绪则会干扰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导致认识技能障碍与行为失调。
心理学家提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对调节情绪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策略就是认知重评。例如嗓子紧紧的,一直在咳嗽,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病毒?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改变认知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是不是最近穿得少感冒了;冬季是流感高发期,不一定就是肺炎;你平时感冒会不会这么焦虑;等等。这样的认知重评,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疫情期间,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提高我们对疫情的警惕,因此不必刻意或完全否定。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能够减缓这些事件对人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班级主题活动,搭建宣泄通道,倡导培养正面情绪,如 “在这场战‘疫’中倾听你的心声”“班级小小运动会”“听,最美妙的音乐”“把你的心灵垃圾扔向宣泄板”等。
用正向思维传递能量。在网络信息化社会里,各种媒体信息都可以形成学习内容。作为教育者,考虑和选择信息的正向思维是决定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关键点。对于信息占有量较低的中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心理防护的重要前提是“正向思维、精确传递”。
此外,教师还要运用行动策略持续关注学生的行为情况,对疫情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学生分层级进行针对性指导或建议。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这次战“疫”中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了解广大“逆行者”为战“疫”所付出的努力,体会爱和希望比病毒飞得更远,树立从小学好知识、服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生命的可贵不在于我们失去什么,而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教育的意义更是承载了这厚重的使命。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