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当课堂正在“变大”
疫情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照见。有人将2020年定义为全民网课元年。当“停课不停学”让网课突然闯入我们的生活,它不仅考验着学校过去装备的“硬核技术”是否过硬,考验着教师是否能顺利实现课程设计师和“在线主播”的角色转型,还考验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程度。
考验之外还有照见。疫情照见了在线教学新秩序里的温暖、创意、乏力与忙乱,当然还有就此产生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全新思考。
疫情让不少教师被动投入到新技术的应用中,这无疑成了一次新学习时代的集体预演。在线教学让教师和“教师的教”暴露在网络之下,其缺点和优点一样都会被无限放大。
当疫情改变了既有的教学秩序,自然加速了人们对学习空间的重塑,课堂从点状改革走向了系统改革,开始变得更立体、更综合,更具贯通性。所谓“世界即教材,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的愿景在课堂整体走向云端的这一刻全实现了。
走向云端的课堂是“正在变大的课堂”,它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课堂的边界加速位移并愈加模糊。大规模发生的在线教学,让课堂既有的秩序、边界被打破,课堂变得更大,更不可控。首先是既有的空间被打破。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不只是存在于教室那一方物理空间,云课堂让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连接更容易发生,而线上与线下的赋能共振,自然使课堂变得更大。
其次是既有的课时被打破。在线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得不打破既有的课时,课时将被切分得更短一些,以便学生保持一定的专注度;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项目学习,也使课时更具伸缩性,一些大容量、大板块的主题学习必然使课堂时间拉长,确保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
最后是既有的教学结构被打破。在线教学要求“教”尽可能减少,而“学”则尽可能放大,甚至使“学教翻转”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教法与学法都更加多元,更指向个性化,这些都使课堂的边界不断拓展。
二是学科之间从封闭走向综合。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全学科育人理念,让学科综合成为趋势。过去,教师都忙碌在自己的学科里,不敢也不愿越雷池半步。今天,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彼此孤立、缺乏协同的教学已经难以形成更加深刻的思考,也很难形成更完整的知识谱系。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曾一直被作为段子调侃,未来这将是学科融合背景下学习的新常态。但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曾提醒,所有的“综合”依然是以各种学科视角、方法的独特和独立存在为前提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学科边界,在跨界交融中形成新的边界”。这一观点厘清了对学科综合的根本性认识。
三是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过去活跃在纸上、网上和口头上的“生活即课程,世界即教材”的理念,这一次让师生都感受得如此真切。疫情,让当下的生活成了一堂“人生大课”,不少学校借此开发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课程。同时,近年来教育部倡导的研学旅行,使学生带着课程思维去旅行、去远方,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实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协同。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如何让课堂变大是课堂改进的一个重要线索。
当课堂正在“变大”,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从生活出发,让课堂成为一个汇集美好事物的聚集地,成为一个创造更多选择机会的学习场;当课堂正在“变大”,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优秀的教学从来不能降格为技术,未来教师将成为善于跨界学习的“T型人才”,即在知识层面既要有足够的宽度,还要有足够的深度,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既有的领域里向外跨出一步,而跨出一步就将跨出新的可能,跨出不同的风景;当课堂正在“变大”,课堂将成为一个平台,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都能成为“教和学”的决策者,都能成为教学的建设者和研究者,为教学赋能;当课堂正在“变大”,希望疫情所带来的一切阵痛、焦虑、遭遇,都能转化为积极的改变。尽管改革是一条长路,但当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加入到改变者的行列,当“变革”不只是“少数人的狂欢”的时候,则未来可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