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国:倡导中小学生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德国联邦学生大会日前提出,中小学生应该获得更多日常生活知识,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德国联邦学生大会希望学校教育在纳税、资金管理、健康保险、房屋住宿等各方面填补课堂知识的空白,长期目标是将生活主题固定在课程体系中。

    德国经济青年教育协会也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在2019年已经组织了多次“未来日”活动,邀请了一些专家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问题。该协会还倡议,未来的上课方式改变为高年级学生即16岁以上青少年用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学习,设有十一、十二和十三年级课程的学校都可以参加。德国联邦学生大会计划从2020年开始,与全德国500所中小学校共同实施这个项目。

    德国部分联邦州对此表示认同,例如巴登—符腾堡州文教局表示,理想情况是:学生在相对较小的年纪,就能从学校课程中获得“商务、职业和学业规划”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课程,学校也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经济类基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

    巴登—符腾堡州教育科学联合会也认为,中小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前提是学校必须教授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能力。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生活中每一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因此学校应该尽快负担起这项职责。

    英格兰:学徒制改革面临重大挑战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官网消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发布《英格兰学徒制》报告指出,英格兰对其学徒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该报告发现,英格兰学徒用于通识教育(包括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时间要少于其他国家——他们只需要接受50-100小时的通识教育即可完成系列课程;德国和瑞士的学徒用在通识教育的学习时间大约为400小时,挪威近600小时。该报告指出,英格兰学徒的职场培训缺乏系统性,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该报告还指出,有效的学徒制度涉及各种因素,需要多方面考量。对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英格兰学徒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增加青年学徒接受通识教育的时间;支持对学徒进行系统的职场培训;审查和评估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学徒前方案和替代学徒方案,有效帮助处境不利的青年进行全面的学徒规划;确保所有课程内容都包含雇主需要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学徒培训标准,以保证学徒制的有效实施。

    澳大利亚:保障STEM教育参与途径的公平化

    据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官网消息,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已从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公平中心的研究资助计划中获得资助,调查澳大利亚年轻人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教育)和从事STEM相关职业的途径。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朱莉·麦克米兰担任首席研究员,该委员会其他研究员给予一定帮助和支持。其工作于2019年11月展开,最终报告将于2020年末发布。

    该研究旨在调查澳大利亚年轻人所接受的STEM教育类型和相关就业途径;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影响STEM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评估并报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继续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STEM教育的难易程度。

    这项研究基于澳大利亚青年纵向调查数据,分析从高中到25岁过渡时期的3个年轻人队列:在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别为15岁的年轻人。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STEM教育参与途径,从而为政策和实践提供更多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现有可能帮助学校减轻不利因素对年轻人在高等教育阶段参与STEM教育的影响,并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和建议以及大学拓展活动。

    新西兰:改革未来的学校系统

    据新西兰教育部消息,新西兰政府在《支持所有学校取得成功:改革未来的学校系统》计划中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预示着新西兰政府将对学校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同时给予学校更多支持,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好的机会。

    “明天的学校”是新西兰30年前彻底改变学校治理、管理和行政的改革计划。尽管该系统具有优势,但仍无法充分满足新西兰少部分学习者的需求,尤其是毛利人、太平洋地区人、残障人士和其他处境不利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新西兰政府把学校模式改革列入其教育工作计划,启动了一系列审查,以研究未来最佳的学校模式。

    新西兰教育部长克里斯·希普金斯宣布未来的主要改革决策可能包括:通过建立新的教育机构为学校提供更多支持;设立新的领导中心和地方领导顾问职位,为校长和学校董事会提供更多支持;简化学校财产管理制度,以减少董事会工作压力;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招生工作。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0年第1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