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五味”追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政课承担着培育新时代优秀公民的特殊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浇树浇根,教人教心,才能培根铸魂。从教近30年,在时光更迭中,教材几经变化,我始终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坛,要把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阳光雨露注入学生的心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个性有差异,不同教师对学生课堂施教的方法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

    新课改以来,我积极践行县教研室提出的“学、探、测”教学模式,结合思政学科特点,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能力上下功夫,关注学生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唤醒,让学生亲历愉快的课堂。2015年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在设想工作室的运作模式时提出了打造“五味”课堂的愿景。当时的“五味”是指观点、生活、探究、文化、尊重等五个方面。

    如今,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长期的听评课活动中,基于教材、学生、教师、课程等因素,我切实感到新时代的思政课堂应该具备观点味、生活味、探究味、文化味、尊重味,这“五味”是思政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基本特征。观点味是思政课区别于其他课的最基本特征,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是思政课的本质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的灵魂,课堂要有生活的味道,当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后,看似冷面的观点就会变得鲜活。同时,道理和感悟要让学生自己从探究中获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为思政课提供了深厚的底蕴,课堂有了文化味,更有利于思想的浸润,也增加了课堂的厚度。课堂上相互尊重,师生平等,其乐融融,用生命影响生命,洋溢着希望和激情,和谐的课堂有利于目标的自然达成。

    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读书、深入实践、自觉反思、及时调整的过程。读书、实践、反思、研究、调整、聚焦,应当是教学主张形成的最佳路径。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一份深深的情感,那就是对课堂和学生的满腔热爱以及对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思考,有没有一种课堂境界可以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有高效率又不受拘束呢?回想我那无数个与学生融为一体的课堂画面,便有了答案。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道法自然、人课合一。爱的课堂就是润物无声,不知不觉,自然化育。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即课堂深处,双向渡人。也就是师生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是立己达人,立德树人。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谈到了打造一个润泽的教室,润泽了许多师生的生命,而这也是我最美好的向往。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唐河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