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打开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路
在我看来,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书生教师。我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一谈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和大家分享我读书中的一些观点、心得和做法。
从语文教师必读的文学作品谈起
少年时代的消遣性阅读,也能提高语文水平。我童年时代的阅读非常贫乏,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书,孩提时代最让我着迷的是听书。
小学时,我的老师杨大寿语文课教得一般,但他的音乐课非常有特色,只上15分钟就把一首歌教完了。剩下的时间给我们讲故事:瓦岗寨起义、薛刚反唐……各种人物齐登场:薛仁贵、岳飞、武松、林冲……就这样,我们在杨老师的音乐课上听了近百个故事。
后来,我到乡政府文化站借连环画,连环画是我的启蒙读物。初二时,武侠小说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从梁羽生开始,到金庸、古龙,把能找到的武侠小说都找来阅读,读得昏天黑地。
这时的阅读,完全是消遣性的,好玩、有意思,深深着迷。虽说消遣,但也有着巨大作用,我发现自己的语文成绩在渐渐提高。
经典文学作品永远值得你反复阅读。考入温岭师范,终于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图书馆,一下子有那么多书可以读,令我心花怒放。我把大量时间耗在图书馆里,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阅读世界名著的黄金时间。
我最喜欢读的,甚至至今以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长篇小说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作家毛姆认为这是“人类最壮丽的小说”,我深以为然。翻来覆去读了许多遍,这本书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书我也读过。他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提出14条关于经典的定义,这段论述堪称经典。他认为,经典就是你读第一遍就好像读了许多遍的书;经典不是我们正在读而是我们正在重读的书;经典就是我们读了许多遍,仍然像读第一遍的书……确实,经典作品值得反复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我大概用了一年时间深入阅读。普鲁斯特是一个才子型作家,每一页都充满着精妙的比喻,他用意识流的方式写自己的生命。
《莎士比亚全集》有梁实秋的版本,也有朱生豪的版本,一般我会推荐朱生豪的版本。朱生豪的译文酣畅流利,富有诗意,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著的风采和神韵。《呼啸山庄》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认为是外国文学中爱情写得十分出彩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情人》也写得很好。
狄更斯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欢,幽默而博大精深。再比如卡夫卡,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书越读越觉得深刻,尤其是他的《城堡》。主人公就是走不进城堡,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徒劳,它有着一种寓言的味道。当然我也会读一些比较流行的书籍,比如《荆棘鸟》,讲神父的爱情,也感天动地。再比如《堂吉诃德》《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经典,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写得非常美,文字具有音乐性。
其他诸如《悲惨世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简爱》都是那时读的。还有许多教师提到的《基督山伯爵》,我也很喜欢读。
文学之外的专业阅读
文学中也许并没有语文教材的教法,但文学的功底恰恰是一个语文教师最需要的精神之“钙”。
钱穆说:“文学即人生,人生即文学,作家与作品融而为一。”读文学,就是读人生。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书籍,就是在与优秀的人对话。久之,我们的精神生命会臻于新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触目惊心的奇葩事件。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文学。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文学,是我们心灵栖居的后花园。
我认为没有读过50本名著,很难成为一个很优秀的语文教师。当然,这50本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非大量阅读不可。文本解读能力,对语文教师来说很重要。
但是,仅读文学作品还不行,优秀教师必须进行专业性阅读。专业性阅读既包括一些通识性的教育名著、心理学著作,还包括语文学科方面甚至儿童阅读方面的作品。这里分享一些我读过印象比较深刻的书。
强烈推荐的国外教育名著是卢梭的《爱弥儿》,它其实是以小说形式来承载教育理念的。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教育专著都烧掉的话,只剩下三本,《爱弥儿》是其中一本。这本书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阅读,里面呈现的自然主义教育和夏山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用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把这本书啃下来。
另外,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大家耳熟能详,其实当下教育中碰到的大部分困惑,大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我也非常喜欢读,故事体,案例多,很诗意,写得尤其动人。
现当代的一些著作,比如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直抵内心,引导你反求诸己,引导我们反思当下的教育生活。它让你直面内心的挣扎,让我们在内心伤痛处寻找教育的突破口。这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的书。
还有一本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这本书尤其适合年轻教师阅读,里面有许多管理班级的小技巧、小规则。如果你把这本书与电影《热血教师》配合起来看,会有更多收获。
佐藤学的两本著作,一本是《静悄悄的革命》,另一本是《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念现在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许多一线教师的实践把共同体的理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国外的教育名著还有许多。比如,《教育的目的》(怀特海)、《民主主义教育》(杜威)、《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教育漫话》(洛克)、《爱的教育》(弗洛姆)、《多元智能新视野》(加德纳)、《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
那么,中国现代教育专著读什么?我认为,陶行知和叶圣陶的作品是绕不开的。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论,都值得我们深入阅读。
《陶行知教育文集》和《叶圣陶教育文集》,很好读,很深刻。这两位教育家的著作,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这两座高山是绕不开的。
当代教育作品也有一些不错的,向大家推荐两本,一本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的《教师如何做研究》,写得特别接地气,教师如何通过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来提升自我,这本书值得大家深入阅读。
还有一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呼吁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重视教师自身宇宙的发现和重构;而对教师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阅读。此外,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是当代语文课程论的扛鼎之作,这本书有一点深度,不沉下心来看,容易看几眼就扔掉了。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的两本厚厚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也必须在这里提一下,这两本书的学术勇气值得赞赏。他提出要以言语表现为核心来重新建构语文课程,他的学术勇气影响着许多人,包括名师王崧舟、管建刚等。还有几本书可以关注:比如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潘庆玉的《语文教育哲学导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这本书从人类言语的本能,即人为什么学语文的高度去阐述语文教育的哲学。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再比如,杭州师范大学博士叶黎明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这本书对写作教学的内容重新作了一些梳理,逻辑性非常强,是我看过的博士写作当中表达最清晰的一本,这本书推荐给研究写作的教师。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的《交际语境写作》提出了全新的写作教学观点,这本书有些难读,但值得读。特级教师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站在人的言语生命的角度去研究语文教学,李海林的文章逻辑性强,大家可以看看他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他的观点。
还有我非常钦佩的支玉恒老师,支老师的教学艺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施茂枝老师对支玉恒进行过深度研究,他写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是我看到的研究支玉恒的书中最好的一本。正如特级教师周一贯所说,“支玉恒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尚未被破译的黑匣子”,值得我们深入关注。这是我特别向大家推荐的一本书。
另外,教育随笔写得好的有许多,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写得很好,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不跪着教书》等。在这里,我重点推荐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著作,于永正的文字十分简洁,但是非常有味儿。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多年的案头教育“圣经”。
教师也要读点心理学,尤其是中国语文教师,仿佛是天然的班主任,所以我们得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开发学生精神宇宙方面的书。在此推荐给老师们《少有人走的路》《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养育男孩》,还有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一本书《家为何会伤人》。
好书是读不完的,我这里列举的也只是沧海一粟。当然,任何理论的建构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他人的观点也需要我们辨证地思考,哪些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观点是可以商榷的,这样我们的脑袋才不会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