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身一变的年豆包
作为一种食品,“年豆包”本应写作“黏豆包”,但小城人把“年”字用上,让豆包摇身一变有了年味儿。
做年豆包用的是糜子打出的米,也称黄米。与稷子打出的米不同,糜子的米黏,比小米粒略大。过年蒸年豆包被乡人称为“淘米”,家家日子过得怎样,一听淘多少米就知道了。但不论日子过得穷富,米是一定要淘的——日子过得好的人家,黄米面里就少掺点儿苞米面。如果是新糜子,米又黏,那无论日子过得怎样,苞米面都是一定要掺的,否则面都黏到一起蒸不出样子。一般人家淘米要等到上冻,这样可以把蒸好的年豆包冻起来一直吃到过年。
淘米是很麻烦的事情。先将黄米用清水泡上,一天以后把米捞出来,再用清水泡,等到米用手一捻成了粉子的时候,就可以上碾子了。碾好的黄米面要发酵——年豆包好看不好看,全在“淘”上;但好吃不好吃,就全靠发酵的火候了。发小了,豆包发澥;发大了,酸得倒牙,弄不好还有一股酸臭味。
年豆包的馅有红豆、绿豆、豇豆几种,其中最上品的是大红芸豆。一定要加点糖——白糖太珍贵,早些年没有几家放得起,就靠糖精代替。豆子煮好后,用豆杵子一杵,豆子就变成豆沙了。豆子也不能杵得太面了,那样吃起来没有咬头。当然不面也不行,那样就攥不成团,包都没法包。
讲究一点的人家,年豆包做得如牛眼珠大小,出锅时让风吹一下,豆包便亮亮的,让人看了很有食欲。有些人家却不然,年豆包做得傻大傻大的,不只是不好看,几口都咬不到馅,让人没有吃下去的欲望。
吃年豆包也曾闹出笑话。有的人家用苏子叶把年豆包包上,苏子叶是可以吃的,而且有一股清香味道。外地客人以为年豆包都是带外边的叶子一起吃,可有的年豆包是用苞米叶子包的——苞米叶咬不碎、嚼不烂、咽不下,便有了“豆包好吃,底座难咽”的笑话。
年豆包家家都有,但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小时候实在馋了,就去偷冻豆包啃。豆包冻得很硬,牙咬上去全是白印,嘴也冻得麻了,根本品不出什么味道来。只有当啃到馅儿的时候,才有一点点糖精的甜味,但还是感觉香得很。这是年豆包给我留下的最深记忆,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份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我居住的小县城,年豆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依旧是那么焦黄,依旧是牛眼珠大小。每天早晨,小贩都沿街叫卖,那声音既熟悉,又陌生。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