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一堂公开课的“得与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次,我有幸作为“思维导学”特训营的教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执教了一节高中生物课,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严格按照“思维导学”的理念展开:精心设计三层“学习目标”,规划目标的“实现路径”,预设“课堂流程”并编纂学生学案。

    教学设计的要点

    预备学习要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许多时候,我们往往重视课中设计,轻视课前学习。课前学习不应仅局限于预习教材知识,还应温习所有已经学习过的与新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甚至包括生活常识。本节内容强烈依赖人体生理学知识,所以我在预备知识补充材料中给出了“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尿液形成”“肺部气体交换” 三幅示意图以及“缓冲对概念解读”“淋巴管特点解读”等资料。对于学生而言,高质量的预习靠自己凭空回想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盘点本节课的预备知识和学生的预备能力,预想学习障碍,预设解决策略,精心采编,为学生做好课前学习服务。

    学习目标要指令清晰。本节课后学生反馈认为,学案上列举的学习目标很有特点,一改以往让人望而生畏的“了解”“理解”“掌握”等命令式的空洞陈词,使用第一人称“我能……”变得非常亲切明朗。比如“我能辨别列举液体”“我能画出转化关系图”“我能说出三个理化性质”“我能用四个关键词总结”等,动作清晰,指令量化。学生明显感觉“学习是自己的”,容易落实到位,而且三层目标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这提醒我们,在后续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应立足学情、科学分层、因材施教,站在学生视角,避免使用大而化之的模糊表述,对目标的实施方法,即核心动词要反复斟酌,确保目标既清晰明确又切实可行。

    关键问题要有效分解。本节课的关键问题是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生物角色”,即内环境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这是属于生物概念课的共同问题。但在课堂上,这些问题教师不能直接设问,而应层层铺垫,让学生分步理解。在本节课中,我将上述问题改编成让学生比较三种细胞外液异同(拓展目标6)、完善物质进出细胞路径(目标7)、病因分析(目标8)等多种活动,分别锻炼学生的对比、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从更具体的实例和更多样的角度切入,不让课堂枯燥乏味。

    达成练习要精准定制。本节课共设计了9个目标,每个目标对应一个达成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严格呼应学习目标,且数量要少,故此类题目必须精练、准确,且来源往往不能依赖教辅。教师要做充足的试题储备和知识浓缩工作,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抓住重难点,才能通过编写新题或改编旧题等方式为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要量少而精。如果学习目标符合学情,而且相应的目标达成练习又足够精准有效,那么可以说教师的课程设计是高效的。按照“思维导学”的理念和模式,传统意义上的课后作业已经圆满完成“前置性”转化,那么少量的课后训练目的就只是对课堂关键问题的检验、巩固和提升。对于本节课而言,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不能准确区分内环境中应有的物质或发生的反应,所以我重点对此设计了四道相关练习,学生可以在十分钟左右完成。因此,更多的课后时间应留给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预习新知。如果教师既要求课前预习,又布置大量课后练习,那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就无从谈起,“思维导学”追求的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与课前设计的反差

    本节课作为重要概念解读课,终极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生物角色内涵。按照“思维导学”教学模式,我设计了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的四个“基础性目标”,四个课堂完成的“拓展性目标”,以及一个课后完成的“挑战性目标”。另外,我还准备了预备性知识材料,帮助学生课前回顾预热。课堂上,学生在目标1(我能说出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概念并辨别给出的液体)、目标4(我能用关键词简要总结主要学习内容,厘清本节教材编写逻辑)和目标5(我能分析判断常见化学物质是否属于细胞外液成分)达成练习中讨论时间超过预期,没有较好完成后续目标8的深入解读。另外,课堂小结作为精华所在,仓促完成,有些遗憾。

    我认为,这是由于没有充分掌握学情,轻视预备性知识回顾,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做好过渡造成的。另外,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过多,没有进行有效取舍也是反差出现的重要原因。

    反思后的改进思路

    结合教学实际问题,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结合单元整体,改编教学结构。本节课内容是必修三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本章共两节内容,第二节是让学生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相较于本节,第二节内容比较简单,测量体温、生物材料的缓冲性质探讨实验,学生课下或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完成,所以本章教学内容安排略有“头重脚轻”之感。因此,本节内容可以适度转移,比如将本节目标7/8所对应的“内环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探讨放到下一节进行。本节重点只解决内环境的基本概念辨析和角色定位即可。如此可以缓解本节课的教学压力,留出更多时间完成新知过渡和概念解读。

    重排目标顺序,建好基础网络。本节目标8(请完成或创建以下三个生活情境)的设计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属于知识应用范畴。一般来讲,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广度和深度要求很高,而本节挑战性目标9(请完成课本拓展题并构建人体“细胞-内环境-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则更偏重理论知识总结,若将两者位置调换应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手段,应该加以重视,课堂上可以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总结构图,并互相评判加深理解。

    与课堂观察员交流的困惑

    本节课后,我与课堂观察员交流了以下困惑:

    复杂学情下的教学策略有哪些?虽然我们强调课前进行摸底调查的重要性,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去准确研判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尤其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些学生从小博学识广,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有深厚的背景,而有些学生则缺乏基本的生物学常识。加之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物开课情况差异很大,总有一些难以预见的问题会出现在课堂现场,面对差异显著的学情,教师如何把握课堂节奏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让生物学概念课堂更有吸引力?生物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普遍不强,对于许多理科学生来讲生物课意味着“枯燥的记忆”,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概念课,某个概念可能很微观或宏观,学生亲历感不强,许多时候只能依赖想象和教师讲解,课堂容易变成“一言堂”,难以达到思维碰撞、相互激发的境界。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概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互动也是我时常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系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