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改前沿一项课改实验引发的教学之变——“思维导学”助推学校课堂改革发展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项教学改革,如何“打动”清华附中、西安高新一中、海南中学这样的高中领航学校?又如何吸引包括深圳福田中学、湖北襄阳一中、内蒙古通辽新城一中、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等在内的10多所高中参与其中?

    这项被称为思维导学的教改行动,引起了不少高中学校的关注。正可谓“思维”一变天地变,教师变了、课堂变了、教研变了、学生变了、学校也变了……思维导学释放出来的改革魅力,让人们看到了高中课改的活力。

    教师之变:自我革命推动课堂革命

    “师者,何为?”在思维导学倡导者、清华附中校长助理房超平所著的《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一书中,教师身份有了全新的注解。在师生对话中,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知识的权威,而应当是一名演员、编剧和导演。教师的职责不只是备课、教课,更是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脉络,厘清主干知识,了解基本教学内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对此,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英语教师卢美美很有感触。

    在一次研课中,房超平建议卢美美在英语阅读课中要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于是,在教学中卢美美第一次尝试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没想到学生不仅能合作完成,而且能迁移运用,着实令人惊喜。

    “相信学生,大胆尝试是房老师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放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卢美美说。

    相同的案例还来自湖北省襄阳一中物理教师姚梅,在她看来,学校引入的思维导学,是在育人方式上寻求突破,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日常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虽然明白这些大道理,但在课改初期,姚梅内心也发怵,不知改革后会呈现怎样的效果。直到依照思维导学的思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尝试,看到学生的进步才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研课评课后,我们学到了许多经验和方法,确实帮助学生取得了较大的提升。”如今,襄阳一中学生的变化非常明显。“这说明,按照思维导学的新理念,教师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不断调整和优化,可以让学生越来越优秀。”姚梅对未来充满信心。

    西安高新一中教师高娜设计诗经《氓》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根据房超平的指导,设置了基础性目标、拓展性目标、挑战性目标。其中,挑战性目标又上了一个台阶,让学生尝试通过对《氓》中人物形象的认识,写一副对联;使用“比”“兴”兼用的手法,把《氓》改成一首七言诗,或创作一首新的七言诗歌

    课堂上,学生不论是读诗、吟诗,还是改诗、演诗,都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

    “真没想到,学生有这样明显的变化,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高娜激动地说。

    课堂之变:享受学习成为可能

    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魅力,就必须把学习过程变成创造过程。

    带着这样的理解,海南中学化学教师罗书昌开始了思维导学尝试。在一节《物质的量》的复习课上,罗书昌设计了用“一道题”搞定物质的量,以点带面系统整合,将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化学概念的学习统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会构建有关物质的量的思维导图,会推导相关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设计活动或自编题目。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化学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堂数学课上,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教师刘洪亮开展基于椭圆知识的整体学习实验。这节课,刘洪亮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回忆、整体构建,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课上,他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用一道题把有关椭圆的知识串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发现数学的学科之美。

    刚开始进行教学设计时,刘洪亮也有顾虑,学生改题超出了学习范围怎么办?房超平听后笑言:如果改编题目超出了学习范围,老师可以主动“示弱”说,你太厉害了,这个题目把老师难住了,感兴趣的话,课下老师和你一起研究……这样做,一定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的确,只有设置鼓励学生超越教师的挑战性目标,才能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习动力决定了学习能力,外动力越大,学生内动力就越小。因此,思维导学的目标设计就是要设法激活大多数学生的内动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现路径上,则是要以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激活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是要用挑战性目标刺激优秀学生的内动力。”房超平说。

    教研之变:研说观评改,招招见真功

    从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到要素评课,思维导学所倡导的教学研究都是从这三方面入手的,而这三方面正是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学设计包括三层目标、实施路径、课堂流程、自主学案等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房超平经常说的两个词语是“明确”和“变化”:即要明确三层目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设定,表达简明扼要,具体清晰,可检可测;而变化则是指在课堂流程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改题编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一道题弄懂一个知识点”。

    课堂观察需要从目标达成、关键问题解决、教学资源利用、教师智慧点拨等六个维度深入观察。具体实施时,房超平建议教师每次围绕一个维度进行观察和评价,下一次观察时再变换角度。这样,一是可以充分观察,做到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二是可以减小实际观察的难度,提高观察的效度。教师把每一个维度都观察以后,就会对思维导学的设计与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操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清华附中教师周喆在观察完该校年轻英语教师江雨薇执教的《现在完成时与完成进行时》一课后,对“目标设计与达成”这个要素做了定量评价:我选了10名、15名和10名优、中、弱三个水平的学生询问了目标达成情况,35名学生都完成了基础性目标,32名学生能完成拓展性目标,8名学生能根据所学编创一道短文填空题,对两种时态进行考核,挑战性目标达成率为22.9%。

    在指导中,除了关注教学内容是否连贯、课程导入是否引人入胜外,房超平更看重两项内容:教师是否“信任”学生,学会了“放手”;课堂上是否建立了“容错”机制,教师能不能包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改正错误中不断进步。

    要素评课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学校需要建立细致完善的“课堂评价流程”,包括“自评”和“他评”:执教者从实施反差、可复制经验、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四个维度自评,观课者进行相关补充,使教师对课堂的理解逐层深入。

    西安高新一中即将退休的历史教师李庆谈到思维导学研课活动时,感慨道:思维导学就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亲历”历史,从中体会和感悟历史,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为核心,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教材分析更关注本课与前后知识逻辑关系,学习目标更贴近学情,关键问题设置更准确,路径规划更清晰合理。

    学生之变:有梦想的人生从此不同

    刘洋和李欢是内蒙古通辽新城一中的两名学生,在没接触思维导学之前,她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班级里不怎么爱讲话。

    第一次培训结束后,按照思维导学评课的要求,两名学生作为评课者,向校长及十几名任课教师分享感受,彼时的她们略显不安,红着脸,低头小声说着。

    半年时间过去后,记者再次见到刘洋和李欢时,她们自信的表达已将自己的变化袒露无疑。毫无疑问,课堂给了她们更多的自信。

    另一场改变发生在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3天的思维导学课堂展示,让学生发现了新世界。深圳福田中学地理教师刘导等上完课以后,这所学校的学生终于相信,即便是像“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课,也可以轻松有趣;教师不一定是严肃的,也可以幽默风趣;知识不一定是难懂的,也可以作图记忆。

    “虽然只是45分钟的一堂课,却让我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及一般规律,更让我发现了学习这门课的趣味”“课上发言时,即便我答错了,老师也用鼓励的眼神关注我,适时接过话茬避免了尴尬”“这样的课堂风趣幽默,给五星好评”……武汉二十三中的学生写下这样的感言。

    西安高新一中学生崔嘉航原来不怎么喜欢古诗词,学校课堂变革之后,她的态度慢慢变了,特别是一堂语文课上她用古筝给演唱古诗词的同学配乐后,她兴奋地回家告诉母亲:原来古诗词竟然有那么美……后来,她不仅喜欢上了古诗词,喜欢上了语文课,上了高二后还选报了学校播音编导特长课程。

    像这样在思维导学实验后改变的学生还有很多,也许就是这样的课堂变革,让越来越多学生的生命拔节生长。

    学校之变:中国版“第56号教室”露端倪

    当一个校长说出要建成中国版“第56号教室”时,你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