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话题教育的情调来自哪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读完《童年的秘密》,我对解读儿童和不同儿童背后的家庭氛围有了一些深度思考。而读完《教育的情调》,我更加关注到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父母的“育人”观念的重要性。下面就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谈谈我的理解。

    关键词一:早熟。《教育的情调》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短句:“那是什么?”对于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直接给答案,二是不给答案,而是通过“教育的机智和智慧”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这里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就会造成“早熟”。

    其实,孩子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知道一个简单的名字而已,他们期待得到更多,期待成年人谈谈这个世界,与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惊讶。因此,成年人不应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所指的东西是什么,而应该详细讲述那个物体的特征及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不同方面。

    目前,一些教育就是在催促孩子“早熟”。如概念不清就进入相关“计算”,算理不明就用算法巩固;小学低段在学中高段部分知识,而中高段在学初中的部分知识,既没有逻辑性又不关注基础性。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而事实上,孩子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问题止于答案”,这就是最严重的问题。

    不想“早熟”,我们该如何做?“万丈高楼平地起”,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来做教育。“太懂事”会错过儿童的天性呈现,按照“超常儿童”培养会让儿童失去原有的幸福期,这对儿童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不要再用“爱的借口”让孩子“早熟”。

    关键词二:沉默。教育,不一定非要声嘶力竭,“沉默是金”很有说服力。《教育的情调》中写道:“沉默也是一种情调,它不仅仅是声音的消失,也有它自己的内在品质。”我想说,“沉默”不是放弃也不是不作为,而是“作为”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当学生犯了错,我们的沉默有时是一种宽容,根据学生犯错的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适度宽容。教师是否沉默、什么时候沉默、沉默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智慧。更何况,孩子不一定是错的。其实,这里的“沉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花开花落也有时间的错位,并不是我们喊声“一二三,开花”,然后就一起开花。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思考”:孩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哪些努力?如果想改变,我们需要从什么地方做起?

    “沉默是金”,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适度把握“沉默”的程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键词三:宽恕。《教育的情调》里说“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我们必须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补上这一节课——宽恕教育

    我们经常听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血性,挨了打一会儿又是“妈、妈……”地喊,这是孩子对父母的宽恕;在学校也一样,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但一下课就会和老师聊个不停,这是他们对老师的宽恕。

    前文中写道:孩子的错,不一定是他们自身的错。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成长”,他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定会“实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宽恕孩子的问题。更何况,成年人一定就是对的吗?

    所以作为成年人,更应该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与孩子共同的生活中不断反思,在行动中仔细观察孩子,宽恕孩子出现的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宽恕,是最好的教育

    读书,洗涤我们的灵魂,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教育的情调》中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单位系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