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话题童话中的童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口气读完浙江省特级教师何夏寿刚刚出版的《天天玩童话》,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给何老师发了一条微信:“好创意,真好玩,有思想。”

    好创意。好书一定源于创意,也就是构思。何老师将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略、办学理念等,巧妙地构思成一部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想象习作”的指导、写作、评价为线索的完整童话——《天天玩童话》,高明!

    这样的构思,笔触既能在写实与想象、生活与教学、处事与情感等领域自由驰骋,又能把某个领域——想象作文的教学描述得入木三分。更为巧妙的是,为童话中的童话创造了自然空间,使“母童话”与“子童话”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体,如同《红楼梦》中的诗词、《爱的教育》中的“每月例话”。显而易见,最大篇幅的“子童话”就是主角天天按教材要求写的想象习作——创作童话。还有书中李老师对早到的“爱情”的引导——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提前到小学实属正常,对五六年级的孩子之间“递递纸条”“写写‘情书’”不必大惊小怪!如何科学引导,才是关键。如果能够像李老师那样“善解人意”又“穿针引线”,孩子们不仅能好好学习,还能“天天向上”。

    真好玩。童话是美好的,童话好玩但不好写。因为人们把“写”看得太神圣了——什么“文如其人”,什么“有意义”……小学生还没下笔就被吓坏了。

    那么,如何让写童话也好玩?“秘籍”尽在《天天玩童话》中:

    一要有童心。这里是指成人尤其是教师要有童心。所谓有“童心”就是懂儿童或就是儿童——“老顽童”。李老师就是美丽的“老顽童”——她和天天他们跳“人鬼不分舞”即明证。

    二要有见识。“见识”是经过专业训练后用心实践而琢磨出来的真知灼见。比如,写作文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心思,不是用笔而是用脑。因此,写作文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玩”成思维。有了这般见识,自然就会有路子、有方法。

    三要有方法。比如,李老师教孩子编童话——教犹不教、不教犹教。说李老师“教”,你看她说几句话创设一个情境,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童话;你看她请学生“帮一个忙”,学生已经“化解了李老师的‘忙’”;你看她总结的编童话的那几招,招招“致命”但又不见“招”——按李老师的话说,就是“玩一次文字游戏”,让文字好玩。

    是的,《天天玩童话》就是“让文字好玩”的典型,我略举一二:

    “补补补,补得我不分苗和草,补得我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补得我大好双休玩不了……”肖博听后笑笑:“……补得你腰更粗来体更胖倒是真的。”

    ——摘自《恨死补习班了》

    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格局。有思想的作品,才会成为“经典”。

    毫无疑问,《天天玩童话》是有思想的。这里面有“教育思想”,如顺应孩子的想象和天性——“我倒认为,我们的德育太过严肃了点,什么都不准、不能、不让,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和天性,培养了一批穿童装的小大人”;这里面有“教学方略”,如李老师教孩子创作童话、开展“研学活动”、举办“毕业典礼”;这里面有“办学理念”,如“我要把咱们学校办成童话式的学校”……

    其实,童话也有生活的影子。《天天玩童话》中,“童话王子奖”得主天天同学有原型——天天著的《天天童话集》就是明证;李老师也有原型,那就是何夏寿——何老师!其实,“童话王子”也有何老师的影子。“金鲤鱼小学”的原型在哪里?我相信,何老师以及“何老师们”都正在追寻、建设。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