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探索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有10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每一座名城都镶嵌着一颗颗言语明珠——对联。借用名城文化之境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学,是儿童亲近对联的有效路径。我从最为朴素的直觉出发,解决“我要学”的问题,致人事——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解决“往哪学”的问题,接地气——寻找课程生长的土壤;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建模块——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一项课程,一段经历,一套系统,就是一抹启迪课程生长的流光。

    记得两年前,我给台州一所小学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对联启蒙课,让我愈发感觉到小学对联文化游学课程的地方魅力。那堂课的导入是从“台州府酒家”门口的两句话开始:“一江一桥三门临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让学生一起说说其中藏着的奥秘,评评是不是对联。以熟悉的素材打开他们思维的瓶塞,成了这节课最美的开头。

    在学生熟悉《古对今》韵文后,我开始带着学生在熟悉的台州地区游逛:判断每地的四字短语是不是对联。这些短语都是我根据台州每个县市区的地方特色编写而成。通过厘清,然后聚焦两三句着重理解,借题适当点拨,拓展点滴认识。初学对联,这种火候恰好。

    赞台州、夸学生的语言也讲究私人定制。“三门青蟹名扬海内外无人不晓;一色黄橘声震天南北有谁未尝”“春秋冬夏乐学勤练看谁人月宫折桂;德智体美雅艺博才见我辈天庭摘星”。学生一高兴,个个抢着读。一下子从四字联跑到十三字联、十五字联,本来有难度,但有了情感就减缓了学习坡度。这么长的对联学生能读出节奏来,“对”与“联”的感觉就有了。如此一番,当回头看“一江一桥三门临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是不是对联的时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是在笑声中结束的。离开后,我发现这堂课不能复制。“老朽枯燥生涩”的对联在现代小学课堂异地生花,根本点在于“私人定制”“从学而生”。记得这堂课的课题是《联对入门 联通三门》,完全基于地方人文风情,基于学生特点实际。其实这不是我一堂课的灵感,而是来自小学对联文化游学课程总的构想。

    致人事——解决“我要学”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需要后辈弘扬,而对联语言有其独特的规律,可捕捉、可酝酿,值得把玩。基于这样朴素的想法,便开启了我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

    近人,让对联贴身而长。学对联跟“我”有关,这个意念要给学生,他们会自然跟上你的课堂节拍。怎样让学生对我的课堂有超爆的“第一印象”?我不得不费点心思。

    当一份新生名单摆在我的眼前,读着父母用心命名的“文化”,触发了我的想法——把这些名字放到对联里去,让学生去猜猜。对联短,文字少,学生姓名大家都熟悉,猜起来一定不难。

    “千窈姿琏成,一诺金函留”“依晨昕怡乐,颐瑾璠芸萱”“云飞嶂泰正佩岳,子涵宇轩何牧天”“嘉倪成名谢诚睿,博源宣妤奖佳希”,当这样的对联摆在眼前,学生猜得不亦乐乎。最后我出示手写对联——“子明子恒臻学锐,惟妙惟肖运墨淳”,把新学期“善于恒学明理、乐于挥毫泼墨、勤于运思表现”的要求蕴含其间,让学生吟诵猜想思理,一切水到渠成。

    巧用嵌名联,妙托寄心意。学生一下子被这样“亲切”的对联迷住了,说回家也要来几句。这一下,一颗对联的种子悄悄播下。应学生的需求,我在上绘本课期间也常常给他们上上对联课。

    联事,应一个“趣”味相投。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故事家。是的,他们从来不拒绝故事,可以说他们在故事面前毫无抵抗力。循着儿童的情趣,我开始在零散的对联课堂中嵌入对联故事。如苏东坡与佛印对哑联的故事:两人在船上,东坡指着河岸上一条啃着骨头的狗发笑,佛印不慌不忙,把手上写着东坡诗句的一把扇子扔到水里去了。两人相视而笑。我提出上联——狗啃河上骨,学生推敲出下联:水流东坡诗。再让他们进一步去发现联语玄机——“河上”谐“和尚”,“诗”谐“尸”。哑联加谐音联,是不是很好玩?学生当然不例外。在故事里做语用,轻松愉悦,自然也就成了对联课程的一部分。

    接地气——解决“往哪学”的问题

    有了对联故事,学生喜欢了,学习内容也丰富多了。“往哪学”的问题开始进入我的课程系统,课程的方向在哪里?恰在这时学校出台了《小学对联文欢游学课程纲要》,并得以发表。

    落地,让对联有一方培土。“每一副对联都是应景而生的”,这一想法与一次春游有关。那次我随学生走进了温州南拳王黄亚武老先生的庭院,门前一副对联吸引了大家:“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是家训良言,有学生上网查询,发现那副对联最早出于《镜花缘》(淑士国城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寻求学习的关联,多好!任何有意义的学习不能孤立,要建立一定的脉络,地域情境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将对联学习课程放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地难去成,虚境可入胜。对联述说历史,历史写就对联,我用“学对联、逛名城、走天下”的学习形态,让学生来一趟零成本的虚拟游学。

    化境,多元盘活地域文化资源。从空间上看,就近的可以实地走走。就如读“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我们带着学生置身温州江心屿,面朝瓯江连海潮,想起南宋状元王十朋来,完全是另一番味道——对联之外有云天。从内容上看,不局限于景点。原先我的课堂只有两个板块——联语景观、联话故事,后来开发了“联接名城”“联通人文”“联播知事”等,适当联系人文历史地理风土,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化境,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即时性——现场捏来就用。如晨间在校园看到“浩然”同学进校自觉面对队旗脱帽敬礼,一脸正气,我们上课就可以直出“正气浩然行队礼”,让学生课上直接应对,或者让学生带回家琢磨琢磨……境由心生,心在,课程就在。

    建模块——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有了独立的课程形态之后,还必须有一套运作的基本模式,便捷于“学”。同时,课程只有属于大家才有长远的生命力,必须研究建构一套教与学的模式,组编一套教与学的素材,以此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建模,让教学有方。小学,借用名城文化之境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推广是一个大工程。首先是问名城——探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可直揭名城,可根据图文、对联、故事猜想与之对应的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其次是对对子,可对练,根据课中所接触的对联,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辨一辨、说一说、填一填、对一对等形式进行联语应用训练;可对应,猜猜所读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哪个人文物象,寻找相关性。再次是联故事,讲述名城相关的对联逸事,故事里嵌入对联,对联里藏着故事,情智交融,情渲意染,学生在仿照文中角色对对子中体会对联的谐趣与智慧。最后是学创编,揣摩对联,发现规律,猜想推演,尝试创编,可以给出对联按规律模仿创编,可以给出半截联填充式创编,也可以给出情境独立或合作创编。根据教学的需要,以上流程可以灵活变化。

    组材,让教学有蓝本。做课程,判断其有没有落地,最“硬核”的当属教材的编写。我花一年的时间整理课程导引,有了一套课程的操作理念和具体办法,再辅以几十个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以教学方法论支撑一本对联启蒙读物,做学案。让学生拿到这套素材,既能学对联,又能看故事,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做课程需要智慧,更要勇气。在对联课程中带着学生一起启蒙,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徜徉在历史文化的长流中……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