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学生缺的不是读写兴趣,而是时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同样可以支持以上看法的是学生阅读图书的主要来源,选择“自己挑选”的比例最多(51.3%),其次才是“老师推荐”(32.62%),而且相差近20个百分点。最直接的解读就是在选择图书方面教师的指导性不够。

    写作方法从来源上看,“学校老师教的”占主导地位(71.67%),这是应有之义。写作的自然度比起阅读来说要弱。反过来说,写作的可教性很高。大多数学生的第一篇习作都是在课堂上发生的,而阅读却可能早在上学之前、课堂之外就发生了。占第二位的是“自己摸索的”(57.29%),虽然比起阅读来,这个占比没有那么突出,但近60%的“自己摸索”也说明学校教育和指导的覆盖面不够理想。

    模仿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就如同模仿成人说话是孩子学会说话的基本机制一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需要经常模仿已有的作品来进行写作实践。但在调查中,只有6.46%的学生“经常会”有意模仿。

    学生普遍认为阅读对写作有帮助,但又不经常模仿,如何把读写结合落实下来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当然,就写作而言,如何模仿也要讲究方法,这又回到教师的指导上来了。

    具体到写作过程中,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合适的表达方式”,其次是“审题立意”,再次是“真情实感”。分学段来看,小学和初中完全符合这一次序,而高中时“审题立意”变为最难。高中生的重要转折或许是为了应对高考,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考作文中“审题立意”变得最重要,如果作文离题了,语言表达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会丢许多分,但这一观念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僵化观念,也似乎是许多作文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殚精竭虑地想办法让学生不离“题”。但回头仔细思量,这是否就是写作教学的初心?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时间都去哪儿了

    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从总体上看,学生的读物资源问题基本解决,在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方面,动力并不缺乏。社会上普遍担心的“不读书”问题,其实是学生缺乏阅读时间的问题。阅读有效时间的保证现在看来已经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看到不少研究和呼吁其实偏离了这一主攻方向,例如把焦点放在如何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致力于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花大力气提供丰富的图书配备,等等。

    时间都去哪儿了?根据蒋承等(2018)的研究,以资优高中生为例,“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9.54小时,校外学习时间为1.28小时,课外阅读时间为0.52小时,上网时间为0.25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0.52小时,与他人交流时间为1.45小时,上学交通时间为0.8小时,其他时间如休息吃饭时间为9.64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阅读的重视,以及社会上各种团队对阅读所做的推广,引起了对“不读书”的焦虑。但要解决这一焦虑,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协力解决,首先要研制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针对什么样水平的学生,需要给予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并给出多长的阅读时间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完善这一体系,而不能简单地将之交给某一方面,单纯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或者是学生的事,或者是教育部门的事,那样恐怕都无济于事。

    相对于阅读,其实写作的问题更为严重,但社会关注度相对来说远低于阅读,这是首先应该正视的问题。其次才是与阅读教学体系平行的写作教学体系的问题。

    (作者单位分别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本文节选自《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