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你是我的“希望”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寒假”之后,学生回到了校园。同事们谈到,没有教师的督促,学生在家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可以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无可取代的。可是,学生真的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学校吗?

    由此我想到,在离开学生的这段时间里,作为教师的自己又怎样了呢?我还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就我自己而言,假期的生活算是充实的。回老家探望父母,陪伴孩子,阅读写作……但是我发现,“学生”其实没有离开过我,我的阅读与写作大多跟教育有关、跟师生之间的交往有关。不管学生在不在我身边,他们已然存在于我的生命之中。其实,这也一直是我不断自我追问的——如果离开教师这个职业,我生命的重心会不会失去平衡?答案是“会”。

    当然,这种情形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职业做久了,就不可避免地与之深度捆绑。刚教书时,自觉是“孩子王”,总觉得此后的人生定然阅世浅薄。后来渐渐注意到课堂内外师生交往超越日常、超越世俗的特性,人到中年之后,愈加体会到其可贵之处:基于学生生命的相对单纯,创造一种朝向美好的人际关系——这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孩子童稚的心灵,无任何沾染的内心,像一阵风。风行草上,皆为倒伏——我真切感受到成人世界那些“污染”的消退。有时候,内心情绪的恶魔要将我和孩子吞噬时,孩子的安静和绝对的宽容,会让我从紧张对立的模式中跳脱出来,进入真诚的自我觉察和深度自省。我渐渐学会了对孩子和自己的情感进行引导,先是更多地理解、更多地关心、更多地对话,以建立亲密关系。接着,在积极的情感中创造新的交流方式:探究式对话。我们对世界好奇,相互好奇,在平等的交流中进行敞开式对话。

    有时候,世界的复杂、人心的晦暗也会让我对生活失去希望。但是,只要走进教室,好好地看一看——你将看到希望。看到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你就想到这个世界终将属于他们——而他们,与你紧密相连。于是,你对世界的一线希望从他们而来。既然与这个世界的希望生活在一起,有什么理由不做到最好?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是人生的“失败者”,满身疲惫,想永远锁上脑海中对音乐的梦想。到辅教院当代课教师时,他从孩子带着“天堂记忆”的眼神和歌声中找回了对音乐的热情。他不仅放飞了孩子的梦想,也释放出自己音乐上的创造力。马修老师和孩子,相互成为彼此的希望。

    加拿大教育家范梅南说:“教育的希望使得父母或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它告诉成年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有意义,如何向孩子描绘这个世界,如何对这个世界负起责任……”“事实上,正是孩子使成年人超越了自我,使他们敢说:‘我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希望并不是指那种什么事情终归发生的乐观心态,它包含着一种承诺和努力。就像马修老师那样,“每天晚上,我都为他们写新曲”。因为,这是“教育的希望”。

    我的生活就是把孩子当作希望。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