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语文先生——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的“影响”
尽管做过大学教师,但李家声却愿意在高中讲台上不离不弃,做出了“先生”风范。
尽管光环很多,但李家声的人生观如“落花生”一样“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
尽管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法量化,但是只有人格魅力才能真正把教育变成师生相处的一段幸福生活,让教育真正影响学生的一生。
——————————————————————
在地震灾区,站在躺着300多具遇难者遗体的大街上,李赛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在专业救援人员已经撤离的情况下,他加入了一个临时组建的民间救援队。尽管队员之间彼此互不认识,但是他们默契地协作着投入了紧张的救援行动。李赛清楚地记得他与同伴一起从废墟里救出了7名幸存者。
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
22岁的李赛当时正在美国留学,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他连夜在网络上发起了一次募捐,然后收拾好行囊,带着两大箱救灾物资,只身从美国新泽西踏上了回国之路。他没有回北京的家,目的地是四川地震灾区。
救援结束,李赛又在什邡办起“帐篷学校”,与灾区的孩子聊生命、聊学习、聊外面的世界……
“从未如此靠近死亡,从未如此靠近真情,从未如此靠近责任。”在回到母校北京四中给学弟学妹讲述地震灾区的故事时,李赛曾这样讲道。
谈到为什么一个人从美国回来救灾时,他说:“是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会我如何做人。”李赛口中的先生是他的高中语文教师李家声。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这一刻竟然如此具体。
“先生”并非李赛一个人对李家声的称呼。李家声教过的学生和学校里不少教师都习惯尊称他为“李先生”。
李赛的事迹和李家声对学生的影响在北京四中被传为美谈,时任校长刘长铭在许多场合都会谈起。
2009年底,李家声退休前的那段日子,学校传达室里每天都收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这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李家声的学生发起的一次“感恩行动”。
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王云寄回的明信片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转眼我到美国已经一年半了,虽然这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但我依然心有光亮……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来源于您曾经的教诲,融化在血液之中。所以,我真诚地感谢您的指引,让我永远在暗夜里拥有一盏明灯。”
李家声何以被称为“先生”?他与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已经退休10年的他又在忙着什么?
先生的标配
对于学生的赞誉,李家声明白其中的分量,但是他更清楚,“影响从来都是相互的”,他与学生更像一个生命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比起学生的感念,李家声说:“我更要感谢孩子们,许多时候我是被学生的纯真推着往前走的。”
如今已经在厦门大学做教师的王云是李赛的同学,她和李赛一样都深受李家声的影响。
王云从小就爱写作,从8岁开始在全国作文大赛中拿得大奖,一路过关斩将,揽得奖项无数,早已深谙大赛作文的套路——在她的认知里,作文是有套路的。直到进入北京四中,遇到李家声,王云的认知开始被打破,“作文要表达真实,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她始终不忘李家声的教导。
坐在李家声课堂上的那一刻,王云发现语文与原来大不一样,她看到了一个求真的老师和更辽阔的语文世界。
在王云的记忆里,李家声讲课经常“跑题”。有时候讲评试卷,讲着讲着因为一句话竟然展开讲解了一节课,早已离题万里。学生并不介意这样的“跑题”,反而迷恋他的娓娓道来,然后被带入一个未曾体验过的场景。“我最喜欢先生在课堂上的‘跑题’,那一刻往往是先生最有代入感的时候,尤其是课堂上即兴而起的吟唱。”王云说。在王云的描述里,李家声讲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人和事,他讲方孝孺“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的无畏,讲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逸,讲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洒脱……
身子总是挺得笔直的李家声,微蹙的眉宇间隐约透露着一种独属于他的忧郁。在他的课上,没有相互问好寒暄的程式。无论是千人礼堂里的讲座,或是人文古迹边的即兴演说,李家声皆以“各位”一词开篇。“没有居高临下,没有隔阂与疏离,一句‘各位’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跟随李家声一起参加过“人文游学”的2019届学生杨谨萌说。
李家声的板书堪称一绝。通常一上课,粉笔就在黑板上游走,或满黑板的甲骨文,或等待解读的篆书,或宛如惊龙的行楷瀑布般倾泻而下。且不说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深意,单单这些平日里不多见的篆字和甲骨文都是学生额外的收获。
屈原的《离骚》是李家声最喜欢的古诗文之一。李赛说:“先生诵读《离骚》,时而激昂,时而悲愤,他给我们描述屈原与江边老人对话时,我们感觉屈原就在这里,就站在教室里。”
“那一刻先生不是先生,而是屈原”。这样忘情的吟诵,构成了他作为“先生”魅力的重要部分,也构成了学生的记忆。王云毕业时给李家声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您讲屈原异道不相安的耿直,讲他‘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高洁,您的忘情赞美让我们觉得站在讲台上的,活脱脱就是那浪漫而正直的屈子!”
因为李家声对《离骚》的生动讲解,李赛也爱上了《离骚》,课余他花费大量时间将《离骚》的全文都背了下来。
刘长铭说,好教师是传道之师,而非传书之师,“家声先生所教的学生,几乎都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毕业时常要请家声先生为他们开列书目,他们甚至将家声先生讲课时的思想观点当作自己待人处世的准则”。
身为李家声的学生,王云一直有一个念想:要为先生做点什么。
2008年6月24日下午,北京四中举办李家声教育思想研讨会,这应该是北京四中对教师的最高奖赏。了解到这一消息,王云私下开始张罗同学为先生拍摄一段视频。与王云一样,许多学生都在心底记挂着自己的老师,他们都珍藏着高中时期的语文笔记、课堂录音,还有与先生的合影。
“要在四中当一名教师都需要什么条件?”有学生曾经问李家声。“第一是学识,第二是学识,第三还是学识。要自己先学先钻研,在本学科领域做到广和深。”李家声的回答应该是作为“先生”的标配。
为师当学李家声
受到影响的不仅有李家声的学生,还有学校里的同事,以及全国各地听过他讲座的语文教师。
袁海萍是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的班主任,也是李家声带过的徒弟。在李家声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袁海萍谈到李家声对自己的影响时说:“他给了我一个生命的高度,然后又给了我一把治学的戒尺。这高度让我看到自己的渺小,继而不断前行;而戒尺则在督责着我扎扎实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路,不要误人误己。”
李家声表达对古人敬意的方式是吟唱——吟唱古圣先贤的作品。他在岳飞庙里歌《满江红》,在三苏墓前吟苏轼名作。
2008年寒假,人文实验班“古朴的中原”人文游学之旅,李家声如约同行。在杜甫墓前,李家声像往常一样担任主祭。“李老师缓缓向前迈出一步,用低沉虔敬的声音带领大家鞠躬致礼,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袁海萍说。
袁海萍念念不忘的还有李家声曾在课堂上动情地背诵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不与人争,与人争我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爱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李老师用这些诗句激励学生,而我也要把这种静待花开的姿态,把这种对自然、对文化、对人生的爱传达给我的学生。” 袁海萍说。
李家声用深厚的学识托举着自己的学生。毕业于北京四中,教过大学、小学,后来又回到北京四中教书的他,一直对教学心怀敬畏。
“一篇课文他自己要读几十遍,真正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再去上课。”如今与李家声一起做语文研究的李厚仪说。为了给学生讲诗经,李家声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亲自编写了一本《诗经全译全评》,后来这本书成为了畅销书。
在李家声看来,读书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李家声精研《二十四史》《诗经》《论语》《楚辞》等,还有东西方哲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教学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方法和手段的层面上。方法和手段固然重要,但方法和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文化功底,更不能弥补教师知识的浅薄。”李家声说。
刘长铭讲过一个细节:有一次家声先生要出国讲学,我劝他带上电脑,省得背很重的资料。在刘长铭看来,电脑里储存一些资料可以便于随时取用,他自己的电脑里就收集了上百部中外经典。但李家声还是没带电脑,尽管他不可能像电脑一样把大量典籍准确记住,但这仍不妨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经典迭出。
在刘长铭眼中,好的教师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想家声先生做到了,他是在用自己的人生感悟、生命体验来教语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