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谈教学·杨树亚化语成文:阅读教学的彼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曾经提出“阅读课堂需要化语成文”。“化语成文”深入浅出地回答了阅读教学中应不断叩问的三个问题:阅读教学从哪儿出发?该怎样行走?在哪儿抵达?

    从哪儿出发?语!首先,“语”是文本中已经存在的语言。入选教材的文本,或者遣词造句,或者语言风格,或者布局谋篇都有其典范性。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行为就要从这样的语言样态出发。其次,“语”是师生对话过程中随机生成的语言。课堂中的阅读与课堂以外的个体阅读最大区别在于“交互性”。阅读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产生的“语言”,与文本语言一样,也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重要资源。因此,优秀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如何解读——设计教学,更要关注阅读如何进行——实施教学。精彩的阅读课堂,对话过程会不断迸发出“阅读金句”——有教师课前专门预设的,有师生现场生成的,这些弥散在课堂中的“阅读金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该怎样行走?化!阅读的方式不一而足,但不着痕迹的“化”应该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首先,“化”是熏化的过程。要让学生置身在文字的芬芳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而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分析中肢解语言的结构。其次,“化”是转化的过程。阅读过程不仅是读懂语言的过程,还是认识语言的过程,更是转化与运用语言的过程。熏化的过程是无声的,不知不觉的;转化的过程是可见的,有模有样的。熏化与转化,让生命个体得以在语言间诗意栖居。

    在哪儿抵达?文!阅读课堂需要精准阅读目标,明晰抵达方向。成文,应该是阅读课堂的重要抵达地之一。首先,“文”是文字。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精妙的语言,品味咀嚼,推敲琢磨,在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中悟得用语之道。其次,“文”是文章。40分钟的课堂阅读,是学生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使用母语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遣词造句,直至能够下笔成文,这是阅读课堂非常重要的抵达。

    当然,“化语成文”中的“文”,不应该只囿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与“文章”,还应包含学生在课堂语境中由嘴巴输出的“语”文——课堂阅读的过程伴随着对话与交流。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口头输出,直至让“出口成章”成为阅读课堂中学生的“话语样态”与“话语自觉”。

    如果说阅读是此岸,那么习作就是彼岸。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如摆渡人一般,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化语成文;学生在化语成文的过程中,夯实言语积累,发展言语思维,孕育言语智慧,以此从阅读的此岸抵达习作的彼岸。

    化语成文,要激活“成文”的欲望。学生是化语成文的主体,化语成文不能让学生被动而行。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更要创设情境,架设台阶,激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想成文”的意识,“敢成文”的欲望,让学生有“出口成章”的自信,有“下笔成文”的驱动。

    化语成文,要打磨“成文”的模块。搭建阅读与习作的“链接”,是化语成文的关键。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两只眼睛看文本”:一只眼睛在文本之中看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而写;一只眼睛在文本之外,发现文本如何表达,寻找文本用语奥妙。前一只眼睛帮助学生“读懂”,后一只眼睛帮助学生“发现”。化语成文的阅读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文本之中的语言样式。

    化语成文,要滤镜“成文”的过程。化语成文是阅读教学课堂呈现的美好境界之一。这样的境界应该淡化儿童习作的功利性,让“成文”像呼吸一样自然;应该减少对文本的肢解与分析,避免阅读过程成为机械的习作操练。否则,课堂阅读不仅丧失了阅读之美,更难以展现化语成文之魅。

    生命成长是一个又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抵达。化语成文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美丽彼岸。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