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策在学科融合中发展核心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核心素养时代,我们要将人的发展置于整个教育的中心。学科教学不能过分追求学科体系自身的纯粹和完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必然会出现学科融合。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融合呢?从问题切入是我的做法,即将学生在学习数学、语文过程中的易错点、疑难问题加以提炼,然后通过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来帮助解决。

    音乐与语文的融合。心理学证明,记忆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记忆无节奏、无韵律的材料效果要好。因此,将充满韵律、动感的音乐课与语文知识相融合,不仅使学生乐于学习,也会使效率倍增。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如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许多学生一落到笔头上就会忘记,怎么办?于是我们换了一种学习方式,将枯燥的语文知识编成了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唱中学习。

    歌词如下:

    淘气的j q x

    j q x , j q x三个兄弟,不能够和小u待在一起。j q x , j q x不是故意,是拼音国王不同意。

    j q x , j q x三个兄弟,都喜欢和小ü待在一起。j q x , j q x有点淘气,一起把小ü眼镜摘去。

    小ü呀没眼镜有点生气,j q x , j q x你真淘气,分开后我就会戴上眼镜,我还是最酷的小ü。

    课上,当学生一起高声歌唱时,既完成了音乐学科的教学任务,落实了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又巧妙地解决了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美术与语文的融合。丰富的色彩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元,增强学生的思维力。美术课的创造属性,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将美术与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相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效果。

    比如,《我们身边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内容,这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各种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望庐山瀑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内容,这首诗里有太阳、香炉、紫烟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等,这些事物非常适合用线条来表现。于是我们便把这两个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绘画技巧画一画《望庐山瀑布》。学生绘画的过程就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意境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获得了绘画技能,落实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又巧妙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

    美术与数学的融合。抽象、严谨的数学学科在学生眼中是枯燥、乏味的,这也正是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学不好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教师挖掘美术课中的知识点,与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将数学题目画出来,或动手做出来,能够使数学学习变得简单而有效。

    比如,二年级数学《认识钟表》中,对于接近整十或者半时的时间,许多学生总是出错,于是我们与《神奇的瓦楞纸》(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四册)这一内容相融合。《神奇的瓦楞纸》的学习要求是:了解瓦楞纸的特性;学会一些制作技巧,比如撕、折、粘等;尝试用瓦楞纸制作一个物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们统一要求学生制作带有时间的钟表。这些时间由数学教师提供,就是学生作业中错误率高的那些,如7∶35、11∶55、6∶25、9∶05。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组内说一说,时针、分针要放到哪里,为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中不知不觉解决了数学问题。

    学生在绘画、制作时,既是美术素养提升的过程,也是理解数量关系、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

    当学生不喜欢学习时,当学生学不会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如此,每一个孩子都能演奏出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保定实验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