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五新”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应被赋予新的立意和内涵。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改变传统劳动教育将“劳动”单纯地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认知局限,把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艺术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都纳入劳动范畴。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对劳动教育理念进行升级,实现“从单纯的体力劳动”向“体力劳动和学习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创造美好生活相结合”的转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磨砺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思维,激发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解放学生的双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挖掘劳动内容,开发新课程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系统的劳动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序列化的劳动教育内容。低段学生劳动内容以自我服务为主,解决自身基本生活的能力,达到自理自立,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中段学生劳动内容以相互服务为主, 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培养合作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高段学生劳动内容以公益类、实践类劳动为主,培养社会公德和责任感。在具体的劳动教育中还要挖掘有挑战性的劳动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

    温州市黄龙三小在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中,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层面,构建了包括基础性、校本、研究性劳动课程体系(见下图)。

    同时劳动教育具有高渗透性,小学的各门学科都有劳动元素,体现学科整合意识,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每一学科。如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课程中侧重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数学、科学课程中侧重劳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家庭层面,学校开发家政课程,家校协同育人。学校按照年级不同编排了自理自立、欢乐养殖、绿色种植、创意家居、美食烹饪、社会实践等不同主题的劳动学习内容。社会层面,学校挖掘周边教育资源,开辟了农商行“小小银行家”、5050“小小售货员”、花木市场“小小养护员”、康奈皮鞋“小小鞋工匠”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新素养

    新时代的劳动者素养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发展素养等共通能力。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学习方式也要作出改变,以项目或项目组块的方式推进劳动教育,打破课程界限,让项目式学习、主题学习、小课题研究、实践学习等学习方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例如学校根据校园树木品种多、绿化面积大的特点,推出“树上种石斛”项目化学习。通过组建项目团队,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引入项目——提出问题、明确任务——信息收集、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总结评价、项目拓展”项目化学习全过程,使“树上种石斛”成为学校的种植特色。

    学校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己提出问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的知识、垃圾分类的现状、怎么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后怎么处理”等小课题研究。有学生根据班级里干垃圾居多的特点,设计了“有储藏收纳功能的分类垃圾桶”;还有学生走进垃圾再利用工厂,了解记录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改革评价机制,激发新动能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劳动教育的评价要体现全面性和多元性。

    一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好坏和劳动技能的水平,还要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态度与习惯、团结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以反思性为主,既促进劳动学习的深化,又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生生评价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达到相互学习,提高合作能力;家长评价包括让家长督促孩子进行劳动实践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评价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劳动状况,能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三是展示式评价、分享评价、竞赛式评价相结合。班级、学校经常布置展台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学生除了分享劳动成果,还可以分享劳动感受和劳动经验,感受会更深刻;学校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穿衣、系鞋带、擦黑板、烧菜、创意设计等比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还能帮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在各项劳动项目中开发设计评价量表,全面多元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同时还开发了“智慧校园”数字化评价系统,把劳动教育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展示学生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并可生成积分,通过积分换礼品的方式得到奖励,并把总积分作为“校园劳动小达人”评比的重要依据。

    区域主题建设,营造新文化

    环境文化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催生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学校的劳动文化也要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对校内劳动基地赋予新的名称。学校将校内劳动基地划分后,分别命名为红领巾农创园、红领巾文化园和红领巾科创园。红领巾农创园包括多肉植物种植区、石斛种植区、西餐厅、中餐烹饪基地;红领巾文创园主要展示学生的家居、染印、美术、手工创意文化作品;红领巾科创园主要展示学生的科技制作、发明作品。

    二是让学生成为劳动环境文化的主角。学校开辟主题宣传橱窗展示学生撰写的劳动心得体会、设计的劳动手抄报、拍摄的劳动照片、制作的劳动作品。在西餐厅、中餐烹饪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设计讨论,建成后让学生对基地进行美化、绿化。学生还将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结合,制作二维码和说明牌,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劳动成果的信息。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办学者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设计、扎实实施劳动教育新体系,劳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黄龙三小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