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挑战,也是机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党中央提出了复工复产复学,而复学放在最后,因其涉及的人群最特殊,实施的难度和风险最大。5月9日,北京市委召开专题会,强调要坚持首善标准,更加精准有效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确保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稳妥推进。

    认清形势,为顺利返校复课做好保障。成立复课专班。海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下设综合协调、学校管理、物资保障等八个工作组,教育、卫健、疾控、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协同配合,按照稳妥审慎、分期分类、逐步有序的原则,组织学校返校复课,不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加强联防联控。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对各学校进行全面评估检查,开展了全要素、全流程的演练,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教育、卫健、公安、交通等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培训,从严要求、从严整改,确保返校复课万无一失。

    压实压牢责任。区委、区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各相关委办局和街镇,联防联控形成合力;区教委落实主管单位责任,为中小学、职高、幼儿园返校工作负总责;各学校、幼儿园落实主体责任,负责本校、本园的返校复课复园,学校、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要求学生和家长配合;落实个人家庭责任,做好健康监测动态,如实报告身体状况,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学习安排和防护工作。

    观势而为,把握返校复课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是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在筹备复学过程中,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协调,突出了三严、三实、三预警,把握从严、有序、分类、动态的原则,错时错峰、分类分批、分阶段有序组织开学。

    突出“三严”。严格复学标准,返校复课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责任、第一前提、第一标准、第一要求;严格把好校门,师生进校一律核验身份和体温检测,无关人员不准进校,学生在校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实行闭环管理;严格活动管控,各学校一律不组织大型活动,不组织线下结业典礼和师生大会,不组织家长开放活动。

    聚焦“三重”。聚焦重点人员防控,进一步完善师生健康保障,全面启动排查师生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和行动轨迹,务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心里有数、手里有招;聚焦重点环节管理,围绕学、食、住、行等方面不断细化,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相对清楚;聚焦重点场所管理,全面加强校门、楼道、食堂、卫生间等通风消毒,特别是幼儿园在严防严控的前提下确保安全开园。

    三项预警机制。加强疫情监控和分析研判机制,严格信息发布程序和严防传播不实信息。完善预防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做好各类预案,如招生和疫情双重叠加的风险,校外培训机构、社区办园点、无证园的收费等问题,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做好动态预案。完善预演机制,按照校园管理的措施和疫情防控,模拟师生一日在校活动安排,组织了全流程、全要素的工作演练,重点是入校、离校环节人群的疏导,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应急处理、隔离就医、信息上报等。

    应势而行,加强“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发展。疫情发生以来,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被打断,海淀区发挥智慧教育的优势,让线下教育资源迅速转移线上,在做好区域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向全市、全国部分地方开放了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疫情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许多机遇。

    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当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做好线上教育后续服务的同时,需要重新审视未来教育的构架,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实验和研究,让云学习、云培训、云会议、云管理等常态化进入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形成新型治理生态。

    在线教育是教师素养提升的加速器。疫情倒逼教师以战带学、以战带训,复学后必须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有效融合传统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形成更加高效、多样的教育格局。本次停课不停学也是政企合作的一次试水,引导社会参与教育,让科技企业、科研单位加入教育的“现场”,形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新态势。

    确立了“互联网+”教育海淀标准。我们认真总结了疫情以来海淀“互联网+”教育的经验,积极探索后疫情时期“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变革。紧紧抓住海淀在教育、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了《海淀区“互联网+”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海淀区“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筹建了“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探索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新的海淀标准。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