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学生的读书领路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上小学三年级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课外书,那时中国人最爱听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哥哥上高中,一回家给我们讲起里面的故事情节来,眉飞色舞,特别引人入胜。于是我父亲花了22元,买了一台收音机,让我们听。每天中午12点,必定播放单田芳的《杨家将》,上午最后一节课,我一听到放学的钟声,立马飞也似的往家蹿,生怕漏掉一点点,我一直听到初二。

    业余,我还特别爱看演义类武侠类的小人书、长篇小说,我和当时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痴迷其中,废寝忘食。实际上,我读书虽多,但习惯了囫囵吞枣,也就是比别人多知道一些历史知识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我曾经根据村里老人们讲的神话故事,模仿着去创作神话演义类的小说,但越写越没意思,最后放弃了。我也看了好多作家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通过不同的事儿讲相同的人生哲理——成功的人生需要努力奋斗。不知为什么,看得越多,我的阅读兴趣越低,对提高语文成绩也基本没用,于是我对课外阅读灰心了。

    后来我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各乡镇学习的佼佼者,到了高三,发现高考语文考议论文的概率特别大,我们班没有一个人会写这类文章,老师开始让我们跟着各级报刊学写作,还给我们念了大量国家级、省级、市级党报的杂文,并进行了深入的评点。那时的杂文批评腐败,入木三分,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赞叹:“真是神来之笔”“这样的文章,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老师深入分析了这类文章结构以及文章材料是怎么来的、如何围绕中心进行议论、如何有效地去积累等,他说:“大家不必刻意为之,你在读书看报时,遇见好的资料和语言,抄下或剪下粘贴在本子上即可。”

    老师评点多了,你会感觉到那些杂文渐渐褪去了神圣的光环,好多同学都感叹:“这些文章,多读读,多练练,我们也行!”几个月后,老师当着全班90多个同学的面,念了一个同学的议论文,该文结构之美妙,语言之神奇,见解之新颖,让全班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我的议论文是全班第二名,看过的人都认为这分给得特别值!此后我便痴迷上了杂文写作。

    1994年我考上了师专,能够接触到各种报纸,我开始在塑料皮笔记本上积累有价值的故事与素材,并摘抄神奇的语言,有时还把好文章剪下来粘贴,并养成了习惯。毕业后,我在山区老家当了一名在编公办教师,业余以写文为乐,对写杂文更是情有独钟!几年后,我已经摘抄了近30本。在读书与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高三语文老师蔡三锁教的读杂文的方法,用来读其他文体,譬如散文与小说,也非常有效。你会感觉到,文学创作并不神秘,各类文体有相通之处,但有一点你会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写文章必须多读、多练、多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不断的读写与思考中,你才能练就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本领,才能进入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时至今日,我发表了130多篇文章,这与我的阅读领路人——蔡三锁老师是息息相关的,他对杂文的阅读引导,让我受益终身。

    语文教师就是学生的读书领路人。如今我也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经常会把蔡三锁老师教给我的阅读方法,传授给我的学生们。我爱给学生们讲启人心智的故事,爱引导他们去思考其中的道理;我爱让他们去思考优秀作文的构思,爱让他们去汲取好文章中的精华。如今,我的学生们已经在各类报纸上发表40余篇文章,曾多次获奖,他们对写作文的兴致特别高。

    谢谢我的高三语文老师!把他的薪火传下去传开来,是无比幸福快乐的。

    (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赵老屯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