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读书之乐乐何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世纪的小学教材中,曾选录宋代翁森的诗歌《四时读书乐》,那时的读书人多能背诵。春天里“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则“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天落叶有声、篱豆花开,诗人说:“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到了,天地之间梅花绽放,“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我也常把这些诗抄给学生,希望他们多少能领会一点读书的真正乐趣所在。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终身浸泡在文字里,行走在文字中,征于色发于声,往台前一站,很快就会被认出是语文教师。坚持读书,是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良药,让每一天的黎明都以崭新的面目呈现,生活也变得充实而有力量。同样的生活环境、不变的课文、千篇一律的学生问题,难免让教育工作单调疲倦,而读书让我们不断打破自我的藩篱又重塑自己,让我们面对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当下一轮再面对同样的课文、同样的学生时,我们可能有了新的角度与高度,这样生活才不至于走进倦怠的死胡同。

    千磨万淘,总有一些书刻在了心里,融进血液中,与生命共同成长。

    向孔孟学做老师

    外婆是文盲,在我很小的时候,她教育我“食不语,睡不语”。后来我在《论语》中翻到了原文“食不语,寝不言”,才渐渐发现,孔孟的文化基因已经深入我们的筋骨,要读懂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绝对绕不过孔孟。可惜现代人不读经书,即使读也不如古人从小背到血液里来得有效。当我决定要进入古仁人的内心时,我知道要狂补孔孟了。既要读,更要背、要抄、要默。

    孔子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学生面前常常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这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觉得真实而可亲。一部《论语》,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教学实录。子贡曾说,夫子多能,乃是因为老师是天纵之才。孔子当即否认,自己多能,乃是因为“吾少也贱”。孔子在当时已经名气够大了,却不否认自己少年时的贫苦。他一定也不会回避自己年幼丧父、艰苦求学的经历,这些都是勉励学生、启发学生的良好素材。福建教师陈日亮出过一本书叫《我即语文》,我很喜欢这个书名,这个“我”字特别有精神,学生绝不仅仅从书本中学知识,更从老师这个“人”身上学会做人处世。

    孔子的课堂很随意,生活处处皆课堂,而且有时候还有音乐伴奏,令人神往不已。夫子的课没有题目训练,也不强调课堂纪律,更不一定要有个结论,常常畅所欲言。有一回,孔子让弟子“各言尔志”。子路豪爽,梦想是与好朋友共享车马衣裘;颜回的志向是做一个谦逊而于人有益的君子。当学生问起老师的志向时,他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在不经意的谈话中融洽,教师的价值观也在学生身上潜滋暗长。

    孟子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派,他一开口,仿佛是不容置疑的,浩然之气充塞他的每一个细胞。他骂起人来,沛沛然如江海,读之拍案称快。这种正大的人格来自于道德的自信、无愧于天地的坦然。当我们有这样一种气场时,学生的敬畏心逐渐成长起来,不用喋喋不休,往学生面前一站,学生就领会了什么是师道尊严,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深深地扎进学生心里去。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哪怕是做帝王,我也不愿意交换。“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家庭之乐、道德之乐、文化之乐,三种快乐普适于每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不仅要追求这三种朴实的快乐,更要教学生寻求合理的快乐生活。一个不快乐的人,我总怀疑他不适合做教师,因为学生也很难在他身上感受到快乐,所学科目又何乐可言。

    我们要教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孔孟那里有许多值得我们探求之处。毕竟,他们的思想培养了无数伟岸的脊梁。

    庄子与鲁迅

    一个人想要在纷繁的人世过得洒脱一些,可能需要好好读《庄子》。《庄子》中的世界,是超越了常识的世界。这不仅指的是那些深刻的哲理,也指《庄子》书中瑰奇的意象。读这样一本书,正如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让思维和心灵经历一次无比畅快的按摩。先秦诸子大多是面向城市、面向王侯,而庄子是走向江湖、面对自然。如果我们厌倦了应试的泥淖,厌倦了功名利禄,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个蝴蝶翩翩的梦,是时候捡起《庄子》了。

    《庄子》中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非常多,比如那只角上有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而打得血流成河的蜗牛。职场上那些得失名利常常干扰我们的视野,一个人活在尘世中,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但作为一名教师,卷入太多名利的争夺,总是损伤了我们面对学生时的赤子之心。只有赤子之心才能理解赤子之心,才能撼动赤子之心。生活中总难免有因得失而郁郁之时,这时就看看那只蜗牛。“蜗牛角上争何事”!那些我们所念念不忘争夺不已的“国家”,放之于恢宏的宇宙中,也不过是蜗牛一角的区域罢了。“齐物论”虽有混淆是非的嫌疑,可也是我们看透生命本质的良法。

    庄子写一匹千里马,本来天性活泼,在草原上奔腾撒欢。后来伯乐发现了它,钉铁掌、穿辔头,又进行各种劳作训练,最后终于成了一匹毫无生命力的庸马。人的天性也这样,进入世俗以后天性便有可能被消磨殆尽。学生要接受各种训练与规则,这是必要的,可这其中难免存在伤害孩子美好天性的现象。作为一个教师,这是最该小心之处。有些孩子过早地表现出世故的一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担忧。人不能保留一点纯美的天性,他就很难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

    一个积极负责的教师未必是好老师,一个适时“无为”的教师反而可能守护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现当代作家里,最有批判眼光的是鲁迅,他忧郁的眼光照进我们民族文化的灰暗处。他说他多少中了老庄的“毒”,可是我觉得他传承了庄子的批判精神。国人美好的天性去哪里了?鲁迅认为是被“吃人”的文化掩埋了,于是他要掘开这座坟。

    如果问我大学有什么大收获,那就是把《鲁迅全集》认真看了一遍。“救救孩子”这句话将永远回荡在我耳边。最好的语文教育,是通过我们的母语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最好的语文教师,是用自己的语文教育“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怎么救孩子?让他们接触最好的精神养料。让孩子有能力识别网络小说的无聊、手机阅读的营养不良,语文教师就应该有勇气该扔的扔,该删的删。

    这是鲁迅先生教我的。哪怕对先生,有时候也不能一概盲从。

    人生的永恒悲剧性

    在华语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张爱玲是两座丰碑,前者在中国大陆、后者在港台海外都同样经久不衰。在城市化日益扩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张爱玲的小说早就写出了他们的故事,而批判现实的鲁迅似乎更适合成为知识分子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

    张爱玲是一个感觉极为敏锐的女性。她18岁时就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一语成谶,这个比喻成了她人生的写照,她的爱情与事业都是如此。她与胡兰成的爱情惊艳了整个上海,可是突然间物换星移,她却成了爱情的逃离者,中年流落美国,晚年在流离孤独中离世。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像她自己的人生一样苍凉。小说中的人物盲目、固执、封闭,张爱玲看穿了文明背后的空虚本相,揭露人类身上“原始人”的一面。张爱玲不像左联作家一样控诉这个黑暗的社会,她通过险恶的环境,肮脏、复杂、充满诱惑的现实背景展示人物的脆弱、无奈。

    在这样难以抗拒的命运之网下,万事皆悲,但人们又总是在眼前的欢乐中寻找避难所。《倾城之恋》的男女主人公地位悬殊,却因为一场战争而走到了一起,当下的男欢女爱成了心灵的暂栖地。《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在经历了爱情的阴差阳错后,在湾仔看到的是“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她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有在这眼前的琐碎的小东西里,她的畏缩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每当读到这些地方,不能不叹绝张爱玲对人性的解剖之深。

    张爱玲写都市男女题材,与鲁迅及众多继承者批判揭露社会的题材截然相反,且独树一帜。当时有人批判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关注社会,没有为新社会呐喊。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当我们读张爱玲的作品时,就是读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她笔下的“饮食男女”。有些作品的意义跟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解,但张爱玲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

    品味恒常的人性,这只是读张爱玲的快乐之一。其比喻之妙、心理剖析之深刻、意象之新奇,更使“张学”充满无穷的魅力。

    黄玉峰和苏东坡

    黄玉峰与苏东坡,这两者似乎没什么关联。

    黄玉峰是上海语文特级教师,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黄老师能诗擅画,书房里挂的大都与苏东坡有关。黄老师常常引用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苏东坡是最具现代价值观的古人。苏东坡身上的豁达、幽默、宽容、平等、博爱,仍给今人以无穷的智慧。如果要在古人当中找出一个最完美的人格作为榜样,苏东坡恐怕是不会落选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