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素质教育·校长谈(15)突出“三贤”特色 创新校园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素质教育实施体系,陕西省渭南市各学校从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科技信息、社会实践七个方面有效推进。

   ————————————

    渭水襟怀,华山风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坐落在渭水之畔,得名自“三贤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建校以来,不断挖掘“三贤”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三贤”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丰富“三贤”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壮志豪情;同时,以“三贤”文化为中心,挖掘渭南的乡土文化,丰富“三贤”校园文化体系。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草根成分,扎根乡土,绵延不绝,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乡土文化所倡导的爱国、爱乡、孝悌、和睦、勤劳、守信等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坚韧纽带。三贤中学深深扎根在“三贤文化”的热土上,全面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三贤”是校园文化体系的核心。突出“三贤精神”(国事为先、为民请命、刚直不阿)的认同、发展及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丰富校园文化体系,将校园文化在精神、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环境等七个方面进行融合,并进一步发展提升,突出文化育人、文化树人、文化立人。

    以乡土风景为载体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为了优化综合实践课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意识,学校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构建比较完善的“葡萄情”综合劳动实践基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乡校一体化综合劳动实践教育特色课程,学生可以在葡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参与劳动实践学习,进而培养学习能力、劳动能力,磨炼意志和品质。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验,交流对乡土文化的感想。作为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内涵的理解。以乡土文化为载体的教学,旨在号召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到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幸福和光荣,热爱自己的家乡。

    以乡土历史为载体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依托习仲勋纪念馆、王尚德烈士陵园、永丰烈士陵园、杨虎城纪念馆等,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引领学生继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用红色基因为莘莘学子打好人生底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好人生基石。

    以乡土名人为载体进行教学能树立学生的远大志向。学生是懵懂的,自我学习其实是在模仿。尤其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多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思想和主张,从中挖掘、模仿并形成自己的个性。渭南这片热土中,从古至今有许多历史名人,如仓颉、白居易、杜甫、寇准、张仁愿、王鼎、司马迁、习仲勋、王尚德、杨虎城等。学校通过“道德”大讲堂,探寻历史名人事迹,挖掘历史名人魅力,以历史名人为楷模引导青年学生发展成长。

    “做有根的教育,育有根的人”。学校选取适合校情、容易被学生接受、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来开展教学,创建属于自己的“三贤”校园文化体系,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高举三贤旗帜,常怀一颗爱心”是三贤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全体三贤人的价值追求。

    (作者系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三贤中学校长)

    □ 郭高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