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深度学习的行与知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中小学备受关注。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从肤浅学习到深刻学习,从以知识为基础到以素养为基础,教学改革已越来越多地关注深度学习。
学习是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混合过程,是学生与知识相遇、与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的过程。但是,深度学习不是有了“不同的相遇”就可以发生的。
有专家认为,深度学习指一种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的深刻学习。深度学习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个性化学习。
学习最大的敌人是包办。好的课堂就是让渡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起来,让学习既成为学生的权利,也成为学生的责任。好的课堂是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而深度学习是走向有思维挑战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迎合学生、满足学生,更要用有挑战的问题引领学生、发展学生。
当课堂学习从“独白”走向“对话”,需要改变四层关系: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每层关系都要从传统的“互相隔离”“一味要求”“以教为主”“争着发言”走向“互相照顾”“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民主对话关系,如此才能走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反思性学习。它一定是强调反思的学习,通过反思可以更好地武装学到的知识。如果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那么是否也可以说“未经反思的学习不值得学”,强调学习中的反思如同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他人无法代替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相对而言,记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高阶思维,与思维能力相对应的学习能力要求也由浅到深。
课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而非展示正确的地方。人是在遇到挫折、困难和错误中成长的,学习也一样。从说出会的到说出不会的,意味着教学理念的跃升。深度学习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而具有批判性思维。
教师要经常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何从,乃至几何?“好问”有利于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发现新问题、新知识的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有孩子提出:梯形面积S=(a+b)h÷2,三角形面积S=ah÷2,那么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孩子们的提问其实已经创造出一个新法则:“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习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是从问题情境出发去寻找答案的过程。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可能激发更深度的思考。学习历程即思维历程,真实的学习历程产生于“学习困境”。面对教育现实的困惑和未知的挑战,寻找学生在真实情境、真实问题中的真实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架构、思维碰撞、能力达成和精神锻造等方面的相应性统一。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提出了全视角深度学习观。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既是一个大脑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情感、意志、精神、兴趣等全面参与的过程。
因此,深度学习不仅要研究教育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因为教育即人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坚也曾说,他关注“三个读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教师。他认为,教师每读懂一个学生,就意味着在专业发展上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权还给学生之后,并不意味着课改就完成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读懂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擅于读懂学生才有可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具专业性。这就意味着,要推进深度学习不仅要读懂学习本身,更要读懂学生。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阜南县柴集镇第二小学)
我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