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穷尽”,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穷尽思维”却让人有水中望月之感。日前,我带着“教师的指导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穷尽思维”观察点,观摩施莉老师执教的《两茎灯草》,观课时着眼于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以及师生互动。结合张菊荣校长对“穷尽思维”概念的深度解读,我发现施莉老师执教的《两茎灯草》一课中,教师从三个维度指导学生穷尽思维可能。

    拓宽个体的广度

    课堂中,教师既要面向学生整体,又要关注到学生个体,本节课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施莉老师不满足于学生单一的答案,在启发引导之下拓宽个体学生思维的广度,课堂中两个教学片段颇具代表性。

    片段一:初步感知严监生人物形象,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吝啬。一位学生回答吝啬就是贪财后,施莉老师用“除了”“还有吗”等问句引导学生,学生对吝啬就有了贪财、小气、铁公鸡、一毛不拔、明明有很多钱但不舍得花等5种理解,有了思维的广度。

    片段二:“自己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严监生吝啬的表现,用横线画下来,还可以通过观察插图、结合课外资料来谈谈”。观课时,我们发现有个学生的第一次回答非常混乱,施莉老师引导学生“没说清,再说一说”,又提示严监生“耿耿于怀什么”,两次重要点拨将学生从混乱的逻辑中抽离出来,学生从问题表象逐步向问题本质靠近。施莉老师没有止步于学生单一的答案,也没有忽视学生混乱的逻辑,通过追问、引导、点拨的方式拓宽个体学生的思维,进行穷尽思维可能的尝试。

    挖掘群体的深度

    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决定他们的理解深度不一,教师穷尽思维的对象有时会随着问题发生改变。上文中片段二的问题,不少学生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板块进行了5分钟以后,终于有学生关注到插图,教师兴奋起来。然而,当学生说出从服饰看出严监生吝啬后,教师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继续追问“还有吗”。班级里忽然安静起来,这时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教师看来有些偏离重点的回答却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思维方式。施莉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示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面向班级学生继续发问——“其实这幅插图,很有意思,插画者有小心机的,你能发现吗”?

    在教师继续追问后,课堂上出现了更贴近教学目标的答案,学生观察图片的重点从服饰过渡到动作和神态,这是学生深度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预设的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当学生个体无法进行深度思考时,教师穷尽思维的对象可以适时改变,针对教学难点面向群体进行深度挖掘,穷尽学生思维可能。

    增强对多种可能的包容度

    穷尽学生思维可能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方式,是一种习惯,而不是结果,课堂要包容多种可能。在运用环节,施莉老师让学生变不具典型性的事例为典型事例,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多种可能的追求,其中一个互动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师生共同探讨“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不差地画下来”是否可以算作典型事例,在前面几次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此时思维比较活跃,答案不一。施莉老师点名一位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学生1)回答,为了对比问答又找了另外一位持肯定意见的同学(学生2)同时起立,原本是带有思辨色彩的课堂小辩论设计,效果却没有预期的理想。自主起立的学生1与被其他同学点名推举出的学生2在主动性与信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1的回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学生2却显得不够自信,显然学生2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的。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启发一下学生2,让这名学生也能懂得课堂上是允许多种可能性存在的,才能真正实现课堂上对多种可能的包容度。

    这是一次精彩的尝试,教师从三个维度指导学生穷尽思维可能,课堂的主体从“教”过渡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穷尽思维可能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