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教育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数学文化节的活动精彩纷呈,有文化节节徽和口号的设计,有数学文化墙、黑板报评比,有以班级为单位的数学特色活动和优秀手工作品展板展示,有校园广播站组织的“数学家,我点播”专题节目,有全校计算比赛,有以寻找校园中的数学元素为主题的“数学游踪”活动……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数学才能,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寓学于玩,玩学一体,发挥了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

    在株洲市二中附小,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寓知识于游戏,充分实现了游戏的“迷人”“娱人”“引人”等育人功能,真正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欢声笑语。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厌学数学到爱学数学。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无论先进后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都能一样欢快、愉悦地投入,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形成了优良的心理素质。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合作交流。课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和谐友好、平等互助、多向交往的学习气氛。在游戏中进行分组比赛,学生会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积极作用,同时促使每一名成员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思想拔节。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了本年段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初步形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游戏活动中现象的意识,尝试发现游戏中的数学事实、探究游戏中的规律,长此以往,形成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不断创新的行为品质,由此而真正触及核心素养理念所提及的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表达。

    数学游戏从课堂延伸到家庭中,成为亲子游戏。学校鼓励学生放学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数学游戏。家长通过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像朋友一样满腔热情地启发引导孩子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锻炼非智力品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游戏彰显数学魅力,在教学中渗透游戏的精神,寓教于乐,让学生从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以游戏为载体,把“游戏动机”转化为“学习动机”,把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让学生知道“数学不代表枯燥”“数学可以好玩”,玩好数学,进而学好数学。

    游戏引领多元评价

    2020年10月13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对“落实主体”之一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让这一引领未来的文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通过学校的创新管理、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等系列实践探索,把评价方案“做出来”“实践出来”“实验出来”,并不断反思与重建,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为全面发展赋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综合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要通过教育评价改革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株洲市二中附小数学课题组以游戏为切入口,把“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活动,还在小学数学游戏校本课程研究的基础上,将游戏理念向其他各学科拓展,使游戏服务于各学科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学校探索以游戏为引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边学边玩边考试,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智力性对抗性游戏,丰富日常教学评价

    学校将“数学游戏”课题成果向语文、英语、科学、体育等其他各学科拓展,开发了丰富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游戏活动,巧妙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其中评价类游戏是一大亮点,在每节课的巩固提升环节,这些智力性对抗性游戏总能掀起学习高潮。

    “乐学嘉年华”检测,着眼学生发展评价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所学知识的特殊性,研发考测关卡。开展学生发展评价方式的创新研究,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所学知识的特殊性,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测验。根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精心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于一体的关卡,对学生的答题水平赋予不同星级的评价。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通关后再次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挑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设置向“智多星”求助的环节,让他们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查漏补缺。活动结束后,学校统计分析全体学生的得星情况,分别授予“乐学小学士”“乐学小硕士”“乐学小博士”称号。学生在闯关游戏中快乐地获得了成绩,减轻了考试的压力,从而主动参加测试,更加热爱学习。

    考试过程中,家长以“考官”“助手”“智多星”等多种方式参与评价的过程,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成长被家长看见,于是家长不再焦虑,对学校也更加信任。

    探索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团课程的育人功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彰显办学特色,学校反复研发社团课程评价体系,尝试将多元评价、形成性评价、多维评价等各种评价引入课堂,社团课程的评价最终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贯穿社团课程的每一次活动检查。期末学校还会针对社团课程效果及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作为社团课程质量的评价依据。除此以外,每学期期末,学校还组织考核社团的教学质量,每个社团都需要展示成果,分作品展出、技能展示、节目展演等多种形式,学校成立专门的社团考评小组进行考评。社团考核采用“优胜劣汰”制度,以此督促教师认真做好社团工作,真正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服务。

    艺体综合类质量抽测,全方位立体评价

    对音乐、体育、美术等非书面考试科目,学校在全员考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抽测,例如:体育学科抽测50米短跑和1分钟跳绳两个项目,科学抽测实验和理论知识,美术学科进行现场命题作画,音乐学科抽查表演唱。测试采取由被检测的教师抽签决定班级、学校从学籍册中随机抽取学生的形式,在考核前10分钟公布学生名单,校行政蹲组导师和本学科的教师担任现场评委,整个过程公平公正,激励教师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养,真正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研制《学生成长手册》,赋能学生增值评价

    完善评价体系,用大数据赋能学生增值评价,让评价更加真实、科学、有效。在学生入学时建立电子成长档案,一学年结束时,使用“问卷星”收集学生一学年以来的学习成果和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所获的荣誉。对大数据进行两个维度的分析与研究:一是横向的分类统计,关注学生的相对发展,找到他们的优势与特长;二是纵向的前后对比,关注学生的绝对发展,形成增值评价,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进取心。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获得了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办学成果。2021年5月申报的“新时代小学生发展评价方式创新研究”成功立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

    (彭小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