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教师如何减负提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革新里小学校长
●访谈嘉宾 陈如平(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双减”之下,教师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如何为教师减负,帮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革新里小学校长王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如平做客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接受了《中国教师报》记者的采访。
从单一的教书匠走向全面育人
记者: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继续把“双减”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双减”进展如何?给教师带来了哪些改变、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王欢:“双减”的推进工作在基层受到了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在高质量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做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教师来说挑战很大,原来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课堂教学,现在则扩展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家庭等方方面面,要对学生成长进行一体化设计,还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调整,其间他们的积极努力和体现出的责任感、使命感都特别让人敬佩。
陈如平:“双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比如明确要求要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课后服务能力,以及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的能力等,这就意味着过去对教师职责、素养的描述现在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师的角色也从原来单一的教书匠走向全面育人,需要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能。
记者: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双减”能否落地和有实质效果的关键,那么教师需要转变哪些观念?
王欢:首先要改变的是人才观。分数只是一时之得,教师需要更全面地看待孩子,从学生一生的成长目标来培养其健康、成熟的人格,而不仅仅是通过抢跑加量来完成学生成绩的提升。其次要尽可能地打开学生的学习空间。在面临丰富、多元的资源时,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选择,以及处理复杂的问题,这也是孩子一辈子都需要的能力。再其次,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全方位成长。所谓全方位就不仅仅是关注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后兴趣的培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关注社会、承担责任的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科书就是教师和学生全部世界的观念,不断打开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后,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发力,在共谋、共为中推动学生的成长。
陈如平:学生在学校成长时间、空间总量是恒定的,“双减”之后,让渡出许多时间、空间、环境、位置,这部分谁来填补?毫无疑问,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更加充分、全面地履行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变化:一是育人观的转变。从以往比较关注学生的分数、成绩、班级里的名次位置,现在逐渐地转到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二是从原来的只关注课堂上某一段或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某个环节、节点,到关注全链条、全方位。三是从以往只关注学校里发生的事,到现在更多地关注校长和教师怎么跟家长沟通联系、怎么和孩子相伴成长、怎么和其他方面协调沟通等,最终形成合力育人的育人网络。
形成“双减”共识,提质课堂教学
记者:“双减”把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都减下去了,但是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待没有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能,那么如何帮助教师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呢?
王欢:不仅家长特别关注学生的分数,在“双减”过程中教师也在探讨,学生在学校的分数重要不重要呢?我觉得挺重要的,但我们更应该去探索分数背后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和学习态度问题,并及时为他们调整学习状态,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分数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状态。因此,“双减”需要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作业量、学习任务降下来,也不是简单地去看学生的负担重不重,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判断方式也不同,而且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提倡的是,在兴趣、内驱力的引领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精神品质,这才是教育应该留给学生的。
陈如平: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有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必须把握教书育人基本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基本动作是什么,这些要有明确规定,教师要按照这些规定、要求、标准做到位,这是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第一个原则。二是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考虑到特殊学生、个别学生、差异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动机、态度、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来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同时,还要在教学环节之后通过课后服务、查漏补缺做补充性或补偿性的工作,来确保课堂教学常规能够得到落实。三是发挥教研制度优势。通过教研制度发挥学校教研组、区县教研室的优势,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掌握课标、熟读教材、设计好过程,这些都是帮助教师回归教学本位、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用课程开发撬动育人方式的转变
记者: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学科融合和个性化课程的开发也成为教师的新课题,学校和教师该如何应对?
王欢: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课程观。课程开发要求我们用10%的综合课程来撬动90%的国家课程,但我觉得它的变化撬动的是育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表面上看似乎是综合课程的研发,但实际上是通过课程让学生发现、设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史家教育集团几年前通过15个领袖教师团队开发了一套教材,当时选择的是针对国家文物进行研究和开发,就是希望打破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研究、探究,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其综合能力。
陈如平:总的来看,开设个性化课程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这些年来在国内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个性化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使得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弹性、适应性、选择性增加了许多。在“双减”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减了其他负担后,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的需求,这应该作为很重要的考量。
发挥教科研优势,家校社协同发力
记者:“双减”让学生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却在悄然增加,那么从政策层面该如何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让其收获成长的幸福?
陈如平:首先,在教师管理或队伍建设上,必须要利用思政工作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和育人工作的认识高度。其次,在不同学段、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要求是不太一样的,不能泛泛而谈。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要具象化描述怎样提高某学校某方面的能力或提高某一学段教师某方面的能力,才能在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时拿出比较好的办法来。同时,教科研机构也应在广泛、大量、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拿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教师成长的办法。再其次,教师可以借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技术来改进育人和教育教学方式,这跟“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减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简单的记事这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整合比较好的信息管理平台来解决。
记者:构建良好的“双减”教育生态不是教师一个群体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那么,家校社如何协同发力才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呢?
王欢: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家长的视野开阔了,对教育、教师的期待也就越来越高,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压力,尤其是一些新工作不久的教师。所以我们学校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是强调要跟家长达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成长出现问题时,各担其责、不互相指责。教师要少动“恼”,多动脑,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与家长形成合力。
陈如平:家校社协同不是一句口号,需要通过非常具体的一些工作、行动来达到合力育人的目标。目前,我们的师范学校或教育学院在这方面的课程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建议学校要尽快在家校社协同合力育人的框架下,为教师补上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这一课。“双减”的最终目的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教师也应该激活自己,去学习、去提升、去创造。同时,推进“双减”的落实,也要适当为教师“松绑减负”,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从而走出一条“减负”与“提质”双赢的成长之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