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要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力赋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两会观察·“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评论之二

    当前,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仲奎建议,推进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全局性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助力乡村更好实现经济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让乡村更加美丽,让农民富裕富足。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与乡村教育振兴结合在一起,实现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互动合作,从整体上托起乡村的未来。

    乡村教育振兴可助力乡村产业更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一大批更有知识更加专业的人才。而教育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建立乡村职业高中与高职院校立交桥,可以为乡村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可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职业化,促进农业专业化,提高农业技术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教育振兴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宜居。从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视角看,学校是乡村宜居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质量的学校可以增加乡村的吸引力。在新发展阶段,乡村教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乡村学校努力通过深度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教育,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乡村学校要积极开展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教育,通过教育向学生传授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乡村学校要有意识、有组织、有规划地开展一些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接触大自然、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学生积极做环保宣传员、环保小卫士、环保践行者,从而使其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乡村教育要从认知上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行动上让学生主动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更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振兴还可以不断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以教育之力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不仅要促进农民物质生活富裕,而且要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富足。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新生代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农业增产增收,能促进农民物质生活富裕,这与乡村教育促进农业振兴具有一致性。

    乡村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共同富裕具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层面,要努力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高质量乡村教育的覆盖面,让每个乡村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让每个乡村家庭的致富能力都得到提高,让农村走向共同富裕。在提高精神生活层面,要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的乐生能力。与学校教育中的一般学科学习不同,提高乐生能力不存在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一个个体生活幸福不影响另一个个体生活幸福。要为乡村学生提供充分的、有温度的教育服务,提高个体的乐生能力,让他们生活更有质量,提高个体对生活的积极感受。

    乡村教育振兴可助力乡村文化更繁荣。乡村文化是一个乡村内在的竞争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开展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特别注意在课堂之外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学习的养成教育,形成好习惯、好风气,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风,为乡村学生塑造文明乡村、融入现代城市社会打下稳定扎实的素质基础。以积极向上的乡村学校校风带动家风,以家风带动文明乡风,从而整体上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