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摄
——— 编者按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遵循。本版自今日起开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栏目,约请专家学者著文,深入学习、阐释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引导教育战线进一步凝聚共识、积蓄力量,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强调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一贯关注与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一贯重视民族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锚定了主线,为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了指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论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不断深化。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推动将其写入党章,以此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大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概念创生到发展,再从完善到成熟,直到形成政策和体系并被全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内涵不断丰富,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大论断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的科学总结,是基于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形成“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大流动、大融居”之各民族分布特点的系统分析,是基于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新中国的全面归纳。
每个中国人都要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明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个人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础之上的,所以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坚定对我们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百年,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审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核心要义。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史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新进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核心动力。从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全局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还需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即要做到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二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三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本体论和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相互兼顾,历史和未来、国内和国际、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我们处理新时代党的民族事务给予了理论指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场域和改造社会的文化场域,要通过各种途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头脑。
第一,要广泛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心怀“国之大者”,聚力“四个服务”,全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此增强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在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兼顾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努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
第二,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守好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增进族际间情感交流,以此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确保族际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而深入。在学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因此,要逐步推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相互嵌入,从而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族际关系。
第三,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因此,我们要在学校教育场域内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在文化浸润中获得情感体验,以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学校应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角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度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内生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