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在科学探究中发现可能——以教科版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设计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课。前面一课介绍了摩擦起电及电荷的知识,为学习简单电路进行了知识上的铺垫。

    我对比了现行的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这一内容被安排在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而且没有电荷知识的铺垫,直接从一张圣诞树上的彩灯图片开始,呈现一个电池、三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向学生发出挑战:你能用下面的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起初,我很认可教科版的内容,从电荷到电路中的电流,知识体系清楚,学生学习难度会减小。然而,在试教了一两个班后,我发现,学生并不是头脑空空来到教室——他们有对电的认知,尽管不是很清晰。特别是在有个别学生因短路操作被烫了一下后,我突然想到:当初研究电的科学家,他们曾经也一定被烫过,他们也是经历了许多年的研究,才逐渐对电是如何运行的有了认识。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学生也经历科学家经历过的事情呢?

    科学的本质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发现物质及其相互作用或运行的规律。在科学探究课上,教师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考虑到课堂要有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我设计了从众多“发现”中去学会总结,并找寻共同特征的实验归纳思维培养环节。

    教科版教材中有对电流的简单介绍,而苏教版教材中没有提及电流。我们地区已经实行全年级共用一套课本,多数情况下并不发放课本给学生看。因此,学生头脑中对于电路中有什么,是如何运行的并不明确。这样,我就有机会让学生对电路内在的规律进行猜想,构建自己的学说。

    在实验材料的结构配置上,教科版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尝试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并让学生判断课本图中哪种方法可以点亮小灯泡。而苏教版教材中则呈现了三根导线,并附有一幅连接配图(连接处不是很清晰,为探索留下空间)。我分析认为:一根导线显然让“发现”的数量不足,而三根导线会影响课堂效率,所以两根导线最为合适。至于如何连接导线来点亮小灯泡,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以认识电流的通路为知识目标,贯穿体验发现乐趣的设计主线,把教学环节设计简化为实验层面的发现与思维层面的发现,重点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

    1.聚焦话题,导入新课

    呈现一些当地建筑物白天与夜晚的对比,聚焦到光、光源,进而引入灯泡、电池、导线等材料。

    设计意图:从夜晚当地建筑物的美景引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渗透。这一环节简单明了为宜。

    2.介绍材料,发布挑战

    首先,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课本上的白炽灯泡、电池等,让学生对它们的结构有一个初步认识。

    接着,向学生提出挑战任务——点亮小灯泡。

    任务要求:

    材料只有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两根导线。导线可使用两根,也可以只用一根。老师想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点亮小灯泡的方法最多?

    为了不出现组内争抢或课堂无序,教学中我们应该增加两方面引导:

    (1)分工建议——谁负责电池,谁负责导线连接,谁负责拿灯泡,谁负责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符合设计图,做好可行性记录(打×或√)。

    (2)实验设计图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先在作业本上画出电池与小灯泡连接的设计简图(建议用铅笔连线)。

    设计意图:有序分工,鼓励发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强调做图和电路的设计环节,能促进学生动脑设计,构建模型。

    3.发放材料,初次实验

    各组领取材料,教师巡视,询问是否有被烫的情况,如果有,马上终止全班实验。

    询问被烫学生,指出短路的危险。同时,要提示学生实际操作时的连接方式与自己的设计简图保持一致。

    学生再次进行探究活动。若用两根导线成功的小组,鼓励他们只用一根导线试一试,这样可以悄悄地扩大学生“发现”的数量。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操作肯定会发生短路而被烫手这一必然情况,让他们体验到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风险,培养一种科学研究中的冒险精神。同时,对操作的规范性要求也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4.思考“发现”,归纳共性

    学生在黑板上完成4-6个简图的连线后,进行讨论分析(见图一)。

    师:同学们,这些设计图都可以让灯泡亮起来吗?(指着其中一个)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吗?

    生:可以。

    师:用实验证明过的小组举手。

    (各组组长举手)

    师:好,看来大部分小组都验证了这一连接方式。那这个图呢?验证过的请举手。(可能出现只有一两个组举手的情况)

    师:看来许多组没有试过这个方案,那就不能说明他们的连接方法正确了,科学结论需要经得起别人的重复检验。现在给20秒时间,所有小组都来验证这种连接方式。

    ……

    (逐一明确黑板上画出的连线图)

    师:这些连接方法不同,却都能让灯泡亮起来,说明了什么?(学生一般会沉默几分钟,这时候要放慢节奏等一等。当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如果答不到点上,教师可以再进行一定的提示)

    师:这些连接方案都被证明成功了!方法各不相同,却都能完成同一个任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些方法有相同的地方。

    师:那是什么相同呢?

    生:我发现了,电池的两端要分别与灯泡的两个接触点相连,灯就亮了,这是相同的地方。

    师:是这样吗?

    生:是的,都是这样相连的。

    ……

    随后,引出通路的概念。

    设计意图:世界的表象如此丰富,科学要揭示其背后共同的规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发现更多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后,引导他们从多样的表象中构建电流通路的模型,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发现之旅——思维层次上的发现。

    5.发散猜想,构建学说

    了解到电流通路结构,基本上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然而,部分学生是可以再对其进行适度拔高教学,形成学习上的发展进阶,这就需要将教学向深度思维推进。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尝试猜想电路的微观构成,往更深层的原理机制导引就是对抽象思维的训练。

    师:那这个通路是如何点亮小灯泡的?你觉得电池和导线里有什么?它们是如何运行的?

    生:我觉得是能量从电池流动到了灯泡,灯就亮了。

    师:那是怎么流动的呢?

    生:我认为是从正极发出能量,从负极也发出能量,然后两股能量在灯泡处汇合,它们碰撞就让灯丝发光了。

    师:这位同学不仅猜测了电池里面有什么,怎么运行,还指出了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导致灯丝发光的。我们有了第一种说法,那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叫“××学说”。

    实际教学中,学生还提出电流单向说、灯丝发热说、正负电子碰撞说……

    师:大家不仅发现了点亮灯泡的方法,找到了背后的共同之处,还提出了灯丝发光原因的猜想,而且大家的猜想都很有道理。历史上研究电的科学家,起初他们也不知道电池或电路里有什么,进行着怎样的运行。就像大家一样,他们也提出了许多猜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得出共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让他们对电路内部不可见的物质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大胆猜想,既将科学探究的思维引向深处,又符合科学研究在一定阶段向本源进发的特点。同时,给学生的猜想冠以他们的名字,既是科学史上常用的方式,也是对学生原创性的尊重。

    6.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将对电流通路的认识,扩展到所有用电器的应用上(生活中的例子)。

    以游戏结束: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大圈,其中两个学生手拿导电球两端,通过其他同学手的松开与拉起,让导电球亮与灭,形象地说明通路、断路以及引出安全用电的话题。

    课堂总结

    科学理性有两个来源:欧几里德的逻辑论证和培根与伽利略开创的实证研究。本节课从这两个基点出发,结合科学史,创设发现的探索情境。在实验探究方面,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鼓励其关注新发现。面对别人的结果,要质疑、验证,运用实验得到证据。在思维培养方面,教师重视实验归纳法的学习,让学生学会透过表象发现规律。对于暂时无法深入探究的事物,鼓励猜想,构建自圆其说的理论。实验发现是创造的因素之一,而用发明理论来解释现象也是一种创造。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思维的高阶层次上进行。同时,本节课既有科学方法的培养,也渗透了科学精神的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