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彩虹家校沟通三步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疫情刚开始时,艾老师班上的王子豪发烧了,加之正处于流感高发期,按照防控中心要求,孩子退烧以后度过48小时稳定期才能返校。可是,孩子退烧后未满稳定期就提前来到了学校。艾老师打电话跟家长说明情况,要求家长把王子豪带回家。家长在电话里说:“孩子已经退烧还不让上学,这不是为难我们吗?”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家长,总会有个别家长不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做法。那么,如何避免家校沟通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我与同事共同讨论,总结了“家校沟通三步法”。

    第一步,凡事未雨绸缪。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要未雨绸缪,提前布置工作并通知家长,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不论是班级事务还是学校安排的工作,班主任都要及时给家长发通知,在拟定通知内容时要将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如艾老师的案例中,可以告知家长三点信息:一是感染流感的危害性。二是为预防流感学校采取的措施(退烧后需要经过48小时稳定期才能复学)。三是提醒家长和孩子注意身体健康。

    提前传达有什么作用?有时家长闹情绪、发脾气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说,班主任与家长所处环境不同,两者对学校工作的认知也不对等。早传达早通知,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了解学校意图,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有思想准备,理解班主任的做法。

    第二步,学会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是沟通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注,渴望对方的心里有自己。沟通时学会设身处地,就容易走近对方,得到对方的认可。

    上述案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方式一,“孩子还未过平稳期,请您把孩子接回家”。方式二,“孩子还未过平稳期,体质较弱,校园内的流感还未平息,万一孩子再次感染不好,如果传染给别人也不好。您先把孩子接回家,更安全、更放心”。

    我们不难发现,两种表述方式的不同之处:第一种说法的关注点在其他孩子身上,第二种说法的关注点在生病的孩子身上。虽然都是要求家长把孩子接回家,但第二种说法更容易让家长接受。

    第三步,解决后顾之忧。

    解决后顾之忧是让家长安心,这是沟通的关键点,也是沟通的主要目的。

    家长找到班主任,多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想听到班主任对问题的分析,同时也想得到班主任的建议。

    上述案例中,引起家长情绪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家长急着把孩子送回学校,是担心孩子落下功课。班主任怎么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一是告诉家长孩子在家时可以看看书,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写一些作业,可以拍照给老师看。二是孩子回学校上课后,班主任会联系科任老师,把孩子落下的功课补上。这种做法如同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家长的担忧解除了,自然也不会发脾气。

    与家长沟通不仅仅是告知,还要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调整事情的发展方向。

    沟通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家校沟通单靠班主任的努力肯定不够,还需要家长的回应和理解,双方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家校合作才能有力有效。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