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模式,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又能够推动师范生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还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助力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探索。
————————————————————
传承西迁精神,助力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富有西迁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学校。80多年前,由于抗战原因,当年的北平师范大学一路西迁1000多公里落户兰州,把现代师范教育的种子播撒在西北大地。正是在这种西迁精神的薪火传承之下,10多年前西北师范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校地合作协议,通过援疆实习支教活动继续将服务西部、贡献社会的师范教育事业又一次向西推进了1000多公里。经过10多年探索与实践,我们累计派出4000多名优秀师范生到南疆阿克苏实习支教,其中实习支教后选择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近2000名。这样的探索对于解决当地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助推西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非常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问题,而优质均衡发展目前面临许多困境。以甘肃省为例,全省现在的教学点有3000多个。这些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如何能够实现“上好学”的目标,如何能够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实践表明,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数字化差距。特别是面向未来,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天然矛盾,可以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得到有效融合;而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经由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人才培养。
基于上面两个方面的背景,西北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以教育信息化助力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从2000年以来,学校聚焦于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送教下乡、指导培训、微课题研究、观课磨课等形式,总结提出教师教育技术教学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模型、递减干预策略模型、教师混合培训迭代模型及县(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等理论与策略,不断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助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比如,为完成教育部委托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等地开展探索实践,因为这两个地区不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我校探索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帮助学校接入互联网,开展联校教学试点。这对于解决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网络教研提升中心校和教学点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了案例借鉴。再比如,我校在河北省威县基于当地教育教学现状,探索如何建立管理与教学教研队伍,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水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组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观课磨课等教研活动,推动威县教育实现“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提出了“1+2+3+4”的威县“双师课堂”模式。
“互联网+”支教,助推薄弱学校“内部造血”
在一系列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几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在优势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过程中,往往是由城区或者乡镇中心校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既要兼顾近端班上的学生,又要照顾远端教学点的学生和教师,备课和上课的负担很重。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家往往更关注教学点上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而言容易忽视优势学校中主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讲教师的内生动力不足、帮扶模式的可持续性不强。从一定程度上讲,优势学校带动弱势学校的模式存在可持续性的困境。优质学校、优质教师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带动薄弱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范围相对较小,难以规模化解决广大薄弱学校的发展。
要想让薄弱学校完全成长起来,从“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化,需要一个较长“帮扶”周期,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校探索出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的模式。
这个模式首先是将师范院校和薄弱学校双方的需求进行对接。一方面,我们发现“准教师”的储备量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每年有60多万师范生毕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准教师”群体。在他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前,让他们进一步参与教学实践,这是供给侧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专业的学科教师,薄弱学校里英语、音乐、美术等国家规定的课程往往处于停开状态。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可能建立起连接呢?我们的探索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师范院校已经通过实习和前期训练表现比较成熟和优秀的师范生调动起来,首先让他们去教学点进行一至两周的现场教学,让他们与教学点的师生建立起情感交流的基础。一至两周后再返回自己的学校,我们专门给这些师范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他们远程为教学点的小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同时,在高年级师范生远程上课时,低年级师范生现场观摩学习、提前培养,让“互联网+”支教这项工作能够持续进行、接力开展。
目前,这项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一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经过半年实践,我们已经开设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线下教学235学时,线上教学5570学时,接近1万名远在教学点的小学生受益。通过“互联网+”支教模式,我们发现这些薄弱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二是通过“互联网+”支教增强薄弱学校学生的美育熏陶。通过点对点的专业教学,小学生在艺术专业方面的潜力得到了激活和发挥。三是促进了教学点普通教师向全科教师发展。这项工作需要当地学校教师全程配合,这些教师以往只能上语文或者数学课,现在通过旁听美术、英语、音乐课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科教师。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这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研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教学手段更丰富了,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四是强化了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这项工作对于师范大学培养卓越师范生非常有意义。经过“互联网+”支教,我们的师范生更加直观感受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作用。通过对薄弱学校的远程支教,他们有了更强的职业意愿,更加想把自己学的职业技能和本领应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通过访谈和测评,我们发现进行“互联网+”支教的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职业认同感、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可以说,这是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一个非常有益的收获。
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支教服务长效机制
经过前期探索实践后,有了几点思考:首先,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非常积极有效的。特别是在甘肃最贫困的地区,在信息化设备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支教的模式,可以为两类学校——一类是乡村寄宿制学校,一类是教学点小规模学校,补上开不齐、开不好课程的师资,解决这两类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这样的模式强调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我们把准教师先派去教学点进行一至两周的线下教学,建立起这种感情联络的基础后回到师范院校继续以线上教学为主,以此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把基础教育薄弱点上的普通教师和师范院校的专业教师、师范生组成一个教学教研共同体,使得我们的双师课堂、协同教研能够真正落地。
其次,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培养大批卓越中小学教师。通过“互联网+”支教模式的探索,师范生在经历了实习、实训以后再加上远程支教环节。这不仅拓宽了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渠道,也加强了师范生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因此对于师范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这种探索对于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也非常有意义,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师范生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研讨等,能够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师德体验、教学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课程体系。
再次,能够盘活“准教师”资源,规模化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地方多所师范院校与若干薄弱学校双向对接,不仅盘活了师范院校的优质师范生资源,实现了教育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又可以规模化解决区域内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难题,促进区域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最后,探索出智力服务的长效机制。这项网络支教工作得到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域内八所师范院校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在师范生准入机制、多方协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监管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从而保障了“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常态化、可持续、高质量地开展。
总之,“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模式,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又能够推动师范生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还能够带动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中小学生提供持续性、有质量的教学服务,常态化、可持续、高质量实现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