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妙招练要精,学要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双减”是为了让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退场”,既是政策导向,也是专业引领。为此,我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研究,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就是转变教研方式,以一贯性求得课堂教学更专业。“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相继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艺体等5个学科中心,学科中心以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领衔、大学教授作为学科顾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小学、初中、高中联动的一贯性专题教研活动。我提出数学学科以“数与代数的一致性研究”为专题,自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的数学教师,分别公开展示了整数、小数、分数、无理数、虚数、运算律、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二次函数等9个内容的教学,还就研究专题作了三场讲座,小学部是《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初中部是《字母:从未知数到任意一个数》,高中部是《以现实之数抵达理想之数》。

    在聆听系列公开教学和讲座后,我认识到“数与代数”的源与流,并透过各个阶段学生的课堂反应,发现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和值得拓展的空间。每一次公开课后,我都组织教师评析,大家逐渐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初中高中代数、函数、变量的学习埋下种子。初中方程领域要在衔接数的运算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无理数,还要为高中复数集合概念做铺垫。高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应沿着小学初中的思维路径,自然生长出形式化的理论。

    在转变教研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提出问题驱动素养发展。我们反思了这样一些问题:教与学的关系是什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能不能带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我认为,要回答以上问题就不能过度注重教师的授课技巧,而要把重点放在促进学生思考上,发展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

    我也努力改变以往自己提问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开始和推进依赖学生的真实疑问,并争取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教室。与此同时,我也在课上帮助学生提出好问题,还设定了好问题的标准:探究性,好问题能够激发一探究竟的意识;空间性,好问题可以引出新问题和进一步的思考;现实性,好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或遇到的困境;多样性,好问题能够开启多种思路、提供多种可能。

    如今在我的课堂上,能听到学生不断提出精彩的问题,比如“化学中有最小的单位原子,数中有最小的单位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也就是说多边形的一个特征是内角和在不断变化,有什么特征是不变的呢”。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体性思考中感悟了知识在于不断让概念产生关联,在于结构扩张可以用最原始的道理去跨越断层,在于创造属于自己的学科理解……改变教研和教学方式后,学生进入科学的学习状态,也随之打开了学习的空间。

    教师指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才能让学生慢慢领会不仅要学好还要好学,也就是在掌握知识中习得提问能力,在获得答案中追求真理,在对学习结果的度量中掌握思考的准则。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