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教育回归初心使命
落实“双减”政策是实现教育要素的良好协同,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像孩子的样子,让学校有学校的样子,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还教育以风清气正。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一直深受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理论建构、实践检验和政策推进,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是属人的、人为的、为人的。在经济市场化、行为功利化、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复杂时代背景下,教育如何抵制众多沉疴痼疾的侵蚀和渗透,是我们需要真实面对的问题。“双减”的根本要义就是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培育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与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尊重和关爱儿童的生命本性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独特的、有活力的生命个体,促进生命的成长。在工具性教育观中,“有用”成为衡量教育的唯一价值尺度,教育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金钱,或支配更大的权力,或占据更有利的社会地位,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具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社会地位的彰显。工具性教育有可能会使个人在竭力追求“何以为生”的境遇中遗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落实“双减”政策就是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出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减轻儿童的成长压力和身心负担,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创造是生命的本质,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体,要不断地自我创造。探究天性是人的创造性的源泉,探究兴趣是人的创造性的动力。教育应该激发儿童的创造冲动,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引领儿童的创造方向,塑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如果学校教育在“升学”“分数”的指引下给儿童套上过于沉重的“知识枷锁”,“被资本绑架”的校外培训机构大肆“贩卖”社会大众的教育焦虑,以应试为特点的校外补课和“特长”培训的“剧场效应”破坏了教育生态,那么儿童的创造力就可能被压抑甚至扼杀。落实“双减”政策是为儿童创造一种达至民主、平等、提高、充实的精神境界的闲暇教育,鼓励、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生成滋养儿童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教育土壤,努力将创造意识渗透到儿童的思维方式中,将创造精神固化到儿童的品行中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育儿童丰富的社会属性和鲜活的个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的生活中,个体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生成的。生活就是人与自然、他人及自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教育需要培养的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和社会、他人不能须臾分离的人。儿童不仅要继承人类文化的精华,更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建设社会和变革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不断扩大和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引导和促进人的社会化。应试教育不但不能满足人之本性的需要,反而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外在力量。教育的“谋生”功能被不断强化,“乐生”功能却被一再弱化。落实“双减”政策是对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功能进行系统化重构,使人理解和体验社会存在的价值,使个体的生命花朵因人类普遍的联系而盛开,让教育不只为人的生存服务,更为人享有健康、幸福的生活服务,并以培养具有健全、丰富社会属性的人来推动社会进步,个人世界也因人类文明的滋润得以开拓、提升。
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满足儿童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激发儿童主动发展的动力,让每个孩子实现类型化上的差异化发展。教育的真谛就是要以丰富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形式、新颖的教育方法,尊重、培育和发展每个儿童的个性,让生命呈现出其固有的、姿态各异的图景。本应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校外教育,不仅没有弥补学校教育在儿童个性化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儿童的被动学习模式。如果不断“加码”的校外培训和过重的学业负担挤占了儿童自我发展的空间,那么这种单向度的学习和培训会使儿童无暇了解自己、认识社会、亲近自然。因此,落实“双减”政策就是要减去压迫在儿童身上过重的课业和培训的精神“枷锁”,减去阻碍儿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藩篱”,减去强加给儿童的刻板知识训练及功利化带来的生活焦虑,让教育开启个体心灵世界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优化儿童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儿童成长的每一分钟都符合健康发展的价值追求。
关注儿童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本质。教育既要让儿童把生活当作一种连续的过程,让儿童从当下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又要帮助其获得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未来生活的准备”,但是,如果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步步地脱离,儿童被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就会以牺牲现在的生活乐趣和幸福去换取虚幻的未来生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情感体验方式等会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为生活的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但不少儿童并没有完全把自己的身心融进教育生活。脱离现实,遐想未来,实则割裂了现实与未来,造成人在发展过程中的断裂,发展不可持续。因此,落实“双减”政策时,既要关注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当下需求,也要为儿童未来身心的健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计之长远,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场所,改善他们当下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使儿童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和谐发展的经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构筑的有关人类发展的理想蓝图,也是现代国家和现代教育的宏伟目标。“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五育”在我国当前的校内外教育中还没有完全受到同等重视,许多学校将知识“训练”置于核心地位,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校外培训机构更是成为塑造一个个“鸡娃”的“助推剂”,背弃了“人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育人”的精神。“双减”政策作为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说,是要给儿童“松绑”,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培养儿童优良的道德品质,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累劳动实践经验。落实“双减”政策就是要实现教育要素的良好协同,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像孩子的样子,让学校有学校的样子,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还教育以风清气正。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培训课程整合研究”[2018-00-472]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