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撬动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既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落实“双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依法带娃”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思考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在校内学足学好,是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学校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必定会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施效果。过去,学校作业布置不合理、校外培训机构盲目扩张,严重侵占着学生在家庭中的闲暇时间,影响家庭教育的开展。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与家庭应该共同立德树人,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作业布置与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进而为家庭教育的开展预留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在家庭中能够拥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与家长展开对话、交往与互动。

    转变育儿观念,是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家庭教育是父母或监护人在育儿观念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其高质量发展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从“成功成才”到“立德树人”的积极转变。长期以来,家长普遍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心态,表现为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在道德、体能、审美、劳动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家庭与学校在协同育人格局中的功能区分显得不够清晰。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看,家庭教育的确需要关注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更应该为孩子提供在学校无法或难以得到的发展机会。家长应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积极履行家庭教育责任,通过开展各类家庭活动促进孩子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陪伴孩子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引导孩子树立家国情怀;通过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引导孩子养成崇德向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借助集体植树、家庭大扫除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自立精神。

    办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是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以及育儿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其自身的主动学习与亲身实践,更需要各种外部条件予以支持和帮助。在这方面,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积极向广大家长宣传普及“双减”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帮助家长领会这些政策文件的内在精神,进而明晰自己在实施家庭教育方面的主体责任。二是积极提供家庭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在研究人员与广大家长之间建立起双向互补、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例如,邀请家庭教育研究人员开展讲座、培训,既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上的专业支持,也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现实疑难问题。三是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活动,为广大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鼓励家长在会上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提出自己在实施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家长就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从而逐步在社区内形成人人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四是做好学校与家庭的联结点,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为教师与家长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为家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五是及时掌握社区内家庭教育开展状况,重点关注矛盾频发家庭以及留守儿童家庭遇到的教育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帮助。六是做好与其他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社区家庭教育课程、活动创意、实施方案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以群策群力的方式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