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十大“支架”提升作业效率
落实“双减”,不仅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控作业时间,还要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让家长批改作业。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该为学生搭建自主完成作业的十个“支架”。
所谓“支架”,这里特指“学习支架”,源于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的作业设计也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够得着、摸得到的作业,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可能发展的水平。
一是搭建情境性支架,为学生理解题意提供熟知的间接经验。目前教师使用的教材都是省编或者部编教材,也就是一个省份或者全国使用一本教材。但是,由于学生处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场景之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尽相同,教师的作业设计不能完全受教材限制,要做到国家教材最优化的适用,那就是校本化。要根据不同学情精心设计作业,要为学生提供熟知的、易理解的、真实的情境,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避免学生因情境陌生而不理解题意,从而增加作业的难度。
二是搭建借鉴性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对比分析的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资源不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文本等学习资源,新兴的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等平台,已将学习资源实现网络共享。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限制,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很难理解其学科本质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及互联网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深化感知、拓宽思路,找到区别与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三是搭建实践性支架,为学生提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场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科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学习辅助场景,深刻领悟文化内涵,扩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增进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劳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四是搭建引导性支架,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供思维路径。引导性支架的搭建是作业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阶性原则。增加这种递进性的嵌入式评价,为学生能够拾级而上搭建学习支架。学生沿着这样的思维路径思考问题,就能轻松完成作业。这种支架的搭建,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建立学习自信,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是搭建提示性支架,为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学习提供问题思考。美国教育家弗朗西斯·亨金斯指出:“人们常说,一个措辞好的问题,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答案。”这就提示教师在预习作业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一方面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要求和问题提示,采取提示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切忌追求全体学生对所有问题都必须得出准确的答案,应该允许部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为解决疑问,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这样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是搭建协同性支架,为学生集思广益、团队合作提供机会。课堂作业或者课后作业中,有的作业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团队协作共同体。为使学生之间合作效果更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协作共同体,明确角色和责任,鼓励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借鉴,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作业内容,在团队协作下完成既定任务。协同性支架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作业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技巧,培养合作沟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七是搭建激励性支架,为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供增值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肯定、赞许等激励性评价能够增添人的自信。激励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需要被赏识和肯定。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搭建激励性支架,不对学生作横向比较,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很难达到优等生水平。因此,在支架搭建中,要从增值性评价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成长,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八是搭建即时性支架,为学生学会倾听与对话提供反馈信息。即时性支架的搭建,有助于学生完成课中作业。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倾听和对话。学生在课中完成作业后,教师搭建即时性的评价支架,让学生即时反馈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按照评价标准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发言学生给予评价。这种即时性反馈,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并且也能即时纠正错误,养成倾听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九是搭建示范性支架,为学生养成系统性思维提供标准范例。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做题速度,省略很多不该省略的环节或者做题步骤。他们自认为结果做对了就可以,却忽视了中间环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应科学设计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把这个标准作为范例出示,让学生做完题以后,自己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分析比较,给出自己正确的量化及评价,这样的示范性支架,能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进学习行为。
十是搭建探究性支架,为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提供学习工具。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长作业,也可设计短作业,无论哪种作业都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因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在学生探究前提供现实学习工具,并科学设计学习支架,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无论是前置作业、课中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学生都需要有效的作业支架做支撑,并且每天的课后作业中要体现前置性作业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生每天都是在做补偿性作业,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丧失学习兴趣。所以,为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教师要合理地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十个“支架”,为学习结果提供有价值引领。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本文系吉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