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进村 亮了山路富了农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政策到西渠,引进财大来帮扶,光伏发电有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库。全村村民都受益,家家户户都欢呼……”这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西渠村79岁高龄老人程雪唐自编自唱的一首跑腿秧歌,今年春节期间,他用歌声传达对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感恩之情。

    西渠村位于太行老区革命圣地武乡县西北33公里处,全村有101户322人,过去,村民除了在山地上种植一些小米、玉米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该村成为山西财经大学定点帮扶村之一。

    2015年以来,山西财经大学坚持实施“一户一项”精准帮扶方案,助力西渠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以前,我家里只种了6亩地,我也没有什么技能,一年下来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还得照看常年卧病在床的妻子。多亏有山西财大资助的农用三轮车,靠拉运输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村民程艮贵说。

    “今年牛的市场行情不错,能有近两万元的收入!”75岁的村民李应唐看着自家母牛产下不久的两头小牛犊正东奔西跑,笑得合不拢嘴。2017年,李应唐靠山西财大的1万元资助和自筹资金,购买了两头母牛,5年过去,李应唐靠牛犊售卖累计收入16万元,受他影响,全村现有15个养牛户共养牛25头。

    据统计,在“一户一项”项目中,西渠村养牛户每户年增收8000元以上,农用三轮车项目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

    村头山坡上,一排排蓝色太阳能光伏板错落有致。现任驻村队长郑志勇介绍,这是武乡县第一个10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2017年,驻村干部在资金紧缺、配套设施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落实帮扶资金40余万元,用3个月时间建成并入网发电,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

    郑志勇告诉记者,5年来,该项目已累计增收50余万元,60%用于脱贫户公益岗位,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中27人因公益岗位受益,入股光伏分红两户受益,户均增收3130元,按照国家光伏扶持政策,20年累计收益可达200万元。工作队还为村里加装了30多盏太阳能路灯,“春播秋收的农忙季节,村民再不为黑灯瞎火赶路犯愁了。”郑志勇说。

    西渠村生态植被好,环境污染少,出产的小米、梅杏等作物营养丰富,工作队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师生为小米量身设计精美包装,以绿色优质健康为方向,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他们先后联系上海多家公司分别与西渠村以每斤6元的价格签订1万多斤的小米订购合同,涉及农户户均增收1500元。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山西财大提出“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业务培训激发村民奔小康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先后投入25万元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务室、惠民爱心超市等,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工作队与村委会将评选出的种田能人、致富能人等先进青年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加强文化素质的提升,指导他们加入国家农村干部大学生培养计划。

    把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集中连片集约化和机械化作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工作队和村委会引导下,致富能人程永福依托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本村130户村民签订土地托管1715亩,同时获得县政府每亩118元的财政补贴,这种“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为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山西财大十分注重对驻村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用以指导乡村振兴。曾任驻西渠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教师张士勇两年间撰写和指导帮扶论文4篇。2020年3月他撰写的《教育扶贫结硕果 实践育人出成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丁耀武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