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超越时空的寻宝漫旅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对儿童文学做学科架设的时候把儿童读物分为六个门类:儿童启蒙读物、思政教育读物、科普读物、人文历史知识读物、儿童图画书和文学读物。这个分类旨在将“儿童读物”和“儿童文学”区分开,因为儿童读物可以是非文学性的,虽然它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文学手法,但整个作品不具备像文学读物一般独立、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文学读物进一步被划分为三大范畴,它是从儿童读者特殊性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读者的接受心理与领悟力建立的从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到少年文学的多层次儿童文学系统。倘若要给谷清平的这套《神龙寻宝队》在儿童文学发展脉络上寻找坐标,便会显现出一种“驳杂性”,而这种“驳杂性”正是儿童文学自身一直存在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本质。
《神龙寻宝队》讲述了十岁女孩岳小萌寻找国宝的时空漫旅。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岳小萌误入国宝守护者龙三子嘲风送国宝回家的法阵中,让国宝意外丢失。在嘲风的协助下,她与几个好朋友组成寻宝队,踏上了漫长的寻找国宝之旅。嘲风可以招来“白鹿”打开时空“任意门”,让寻宝队穿越时空隧道去到千年前不同的文化与部落中做知识考古式的游历。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儿童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著作《梅格时空大冒险》,被《柯克斯书评》誉为“孩子最应该读的五本幻想小说之一”。前者寻宝,后者寻父,作者实际上都在时空漫旅的故事架构中将小故事、知识点串珠般连接起来。二者不同在于时空见闻的内容各有侧重:《梅格时空大冒险》的作者玛德琳·英格侧重于科学幻想,比如五维空间的知识科普、二维空间变纸片人的奇妙经历,而谷清平致力于传统文化与文物历史的科普,比如“龙九子”在器物中的体现,仰韶文化中出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神秘的陶寺古国与陶寺铜铃等。
从文体类型而言,玛德琳·英格的小说更容易被视为科幻小说,谷清平的这套书则更复杂一些,她使用了一些科幻小说的形式(时空穿梭)、民间传说的元素、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童话的“变形”,但书写的目的却是文物与历史科普。它的“驳杂性”在于一方面是人文历史读物与文学读物的杂交,另一方面是幻想小说与科学童话的融合。这种“驳杂”正映射儿童文学本身“跨文体”“交叉性”的特征,也反映其文体“互渗”“重叠”的性质,呈现出儿童文学的开放精神与超越常规的美学追求。
因此,这里需要称赞的是谷清平的写作技巧,在这样一种“跨界”“跨文体”的交叉地带娴熟地把握住童年文学最难把握的三个“度”。其一,语言简单自然,平实易懂,在一些风景、场景、人物描写处又不乏细节感与优美感。其二,以“白鹿”这种在中国传说中具有独特内涵的“形式”搭建起可穿越时空的“光桥”,将现在和过去两个世界分开,让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孩子能轻易地辨明现实与幻想,而作者也可以在现实空间层面借助父母、教师、长辈的身份与小主人公们对话,呈现自己的主体意识,避免“儿童视角”下的历史认知过于平面和肤浅。其三,类似于流浪汉小说似的漫游结构,看似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做文物的艺术性科普,实际上内蕴逻辑有序的历史的发展进程。作者正是借助岳小萌的寻宝经历,用“逼真”的笔触再现了不同历史进程中人类生活的情况、不同文化部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乃至经济和政治制度。当岳小萌看到痛失幼子的阿叶给红色陶瓮盆画上人脸和鱼纹,希望孩子的灵魂能跟着鱼神回家时,小主人公才真正穿越时空与先人对话,超越“人面鱼纹彩陶盆”作为一件器具的现实价值,明白其中寄寓的一个母亲“爱与哀思”是人类永恒的价值。
因此,除了讲历史,作者也在艺术化的历史叙事中嵌入了许多有关儿童成长的命题,其中既包含人与自然、与动物、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包蕴着爱、真理、信仰等深层次的人生问题。正如玛德琳·英格所说,“一本书也可以是一颗星星、一种爆裂物,能不停地激发新的生命,一支照亮黑夜的熊熊火把,指引我们走向不断扩大的宇宙”。愿谷清平的这套“寻宝”书系也能点亮小读者对于文物、对于历史的热爱,由此打开认知的新领域,走向更丰富的心灵世界。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