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担当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高校是国家的文化重镇,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的文化高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发展中华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双重责任。这双重责任本质上是一体的。民族地区高校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举措,以笔者所在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学院为例,每年秋高气爽的时候,全体大一新生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富有浓郁彝族风情的集体舞蹈“达体舞”比赛。来自各地的新生对此兴致盎然。通过比赛,增进了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宣传了地方文化。除了特色鲜明的文体活动,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日常的方式,让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灵,这就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历史文化宣传教育。这一点本来就是高校的优势所在。长期以来,各地方高校都在挖掘本地区文化方面着力甚勤,成果斐然。除了提炼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还要体现其在中华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所作的贡献以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与祖国各地尤其是内地的文化联系。中华文化是主干,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在主干上汲取了什么样的养料,绽发出怎样的既有特色又不离其宗的枝叶,应为研究的重点。
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包括富有文化气息的建筑布局、学风内涵以及规章制度等。每个高校在这方面都非常用心,力求能展示本校的文化底蕴。文化建设不求大而空,但求能够精准地体现中华文化的某些方面。校园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供人沉思默想的建筑和图案,它还可以是活泼的、灵动的。民族地区高校能够开发出富有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包括服装和背包。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结合,可以让古老的民族风情走向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做好“推普”工作。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有着凝聚人心、形成认同的重要作用。做好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测试、“推普周”活动这些每年的例行工作之外,还可把“推普”的视野扩展到民生服务上。提升语言特别是普通话的听说能力,是扶智扶志的有效手段。
选修课是文化学习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小学时期接触的诗词记忆非常深刻。中国古典诗作篇幅短小,音韵和谐,常用顶真、重叠等修饰手法,利于记诵,与少数民族山歌颇有相通之处,很受学生喜爱。民族地区的古典诗文有其独特的成就,也是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对此进行钩沉总结,研究宣讲,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干枝源承,浑然一体,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这个主干上生发出来的美丽枝叶。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传承和发展文化上,正是要培根护干、润枝育叶,让主干体上的文化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片枝叶上,牢牢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系西昌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